由于自闭症儿童通常表现出对某些声音的过度敏感或过度迟钝,因此有学者认为患儿的语言障碍源于其听觉功能异常。研究发现,患儿听觉ERP的早期听觉成分有潜伏期变短、振幅变小的特点,接下来跟随竞思教育的小编来了解下吧!

一些研究者在 Oddball标准范式中发现,患儿具有正常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但N波潜伏期与正常儿童相比较短。由此推测,患儿在听觉加工的自动性、前注意方面存在效能和强度上的异常,但它并不会影响对刺激反应的准确性和速度,提示其初级听觉皮层功能可能在正常范围,功能异常的反应可能更多来自于中枢,如海马的投射、前额叶、额叶和顶叶。
研究人员在初级听觉加工过程的研究中,发现自闭症儿童面对新异刺激时的P300振幅较正常儿童要小,但行为实验却发现患儿在某些任务中的表现与正常儿童无异,这意味着患儿可能通过某种代偿机制或某种特异的加工策略完成任务。也有研究认为,患儿接收处理语言的信息多依赖于想象的方式,患儿对语言的理解依赖视觉系统来补偿他们因脑部神经联系缺陷而造成的脑部功能性缺陷。
此外,还有一些语言障碍病因不明确,例如一些相关的临床影响因素,如家族史、男性、早产及低体重出生儿、宫内及围产期高危因素等;儿童气质尤其消极情绪对语言障碍的影响等。语言障碍与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处于争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