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课后复习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及时完成作业
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有错的,要及时订正。
仔细审题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阶段复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一环。
大胆质疑
学习要多思、善问,大胆质疑。“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还要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放心,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学/科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 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 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