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2017年计划将人工智能课程列入中学课程后,在线少儿编程便成为当前教育市场上又一个“明星产品”,尤其当前“双减”政策下,少儿编程更加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毕竟编程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石,被称为语言、书写之外的“第三种语言”,甚至部分地区已经把编程纳入中高考范围,让孩子学编程势在必行。
智能走向的时代背景下,让少儿学编程,究竟具有什么意义?如何进行平衡的考量?让我们先从少儿编程的发展脉络开始探索~
少儿编程发展
? 与英语教育的发展类似,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也催生了编程培训的出现。但一开始,编程教育多针对成人,核心是满足互联网产业的人才需求。

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各领域向智能化跃升,社会对于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扩大。这也让科技人才的培养逐渐向低龄化发展,编程语言开始被视为一项基础技能,少儿编程教育应运而生,并成为近几年教育行业的新兴热点之一。
? 除了市场未来需求的大幅提升趋势外,近年来,层面陆续出台的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性政策也自上而下地推动了少儿编程行业发展。
其中,尤以2017年7月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重要转折点,《规划》中明确提出“在中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该文之后,公立学校的编程教育开始提上日程。比如,山东省在新版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中,加入了Python相关的内容;重庆在2018年9月颁布规定,3-6年级的编程课时不少于36课时,阶段的编程课时累计不少于3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