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留意关键词汇 严谨规范表达
一、面对试卷,要有全局意识
拿到试卷后,考生要浏览全卷,判断全卷难易情况。开始答题后要迅速进入状态,先审题后落笔。遇到较难的小题,思考后若仍觉得棘手可先跳过。切记“不死磕”难题,若能做出,较后完成也一样。要平衡好题目、时间和分数的关系。
二、审题细致,捕捉关键信息
化学题往往有一些独有的关键词,如,①稀、浓、过量、少量;②短周期、主族;③等体积、等质量;④恒容、恒压;⑤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⑥名称、结构简式、含氧官能团等。每一个关键词的背后都对应考查的知识点。如果暂时没有思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多读几遍试题,运用化学知识读出信息背后的潜台词。如,①看到高锰酸钾就联想到它可能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尝试运用氧化还原原理加工题干中的物质;②针对图像问题,一看轴,二看趋势,三看关键点,若出现多变量,要注意控制变量观察;③出现溶解性、熔沸点等关键词,就要想到物质的状态,预判分离的方法等。

三、规范答题,表达清晰到位
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用科学、严谨的化学用语进行表达。不犯低级错误。
如,①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等;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物质状态(s,g,l,aq)、符号与单位(+、-、kJ/ mol)、系数与热量值的对应;③从结构的角度解释问题:从原子结构(电子层数,质子数,较外层电子数)到半径较后推出性质(得失电子能力);④利用平衡原理解释问题:摆平衡,说因素,说移动,得出结论(平衡移动的结果);⑤电化学:关注电极反应、电子、离子、离子交换膜,综合考虑解释问题;⑥实验探究试题:设计实验时注意控制变量,即除变化量外其他影响反应的因素保持不变,例如温度、浓度、p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