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应如何学习更有效
一:知识量和体系大为不同
的知识体系非常浅显,为了适应阶段孩子的成长,课程非常简单,基本上聪明和用心的孩子都能考个好成绩。很多小孩子边玩边学,学习根本不耽误。带着这种小聪明去上大学,后果非常严重。因为高中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知识点密集,如果掉以轻心的去学,不出一年,高一就会拉下。
高一是打基础的时刻,哪怕是文科,拉下的知识点都会很难弥补。所以,上高中的课应该是端正学习态度,紧跟课堂,必须掌握课后题的知识点,学会做书上的每一道的例题。这样才能打好基础。
二: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掌握知识体系
高中的课程,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就是教材的大纲,很多学生一直低着头去跟着老师学习,学完一节课是一节课。没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自我学习应该从建立知识体系做起。教材的目录就是纲领,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就是树干,学习的内容就是枝叶。只有在严密的知识体系下学习和完善才是正确的,检测自己每一科掌握的程度,就是去画出知识体系框架。在做题检验时,如果能从知识体系中定位到知识点,正确率就会大大的提高。

四:注意纠错
每一个高中生都必须有一个纠错本,这个错题本就是学生进步的诀窍。错题较大的特点是它总是一错再错,应该在错题本上找出自己犯错的点,然后去改正。区分清楚粗心大意的错误和技术性错误,粗心大意的错误的根源也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注意纠错,就是进步的开端,很多学霸的纠错本都非常认真,纠错就意味着真正掌握某个知识点。
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多做题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较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五:注重教材
很多高中教育搞题海战略,学校会集合老师出很多题,这些题像是大海一样,淹没了学生。做完了再讲,讲完了再做,让学生都不堪重负。这个策略较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做了无数高考题,却连教材和真题都没好好做过几次。高考的题都是大学的教授和老师出题,衡量学生的基本素质,给出一份不会偏难怪的题。如果一个学生能掌握教材的程度在百分之60以上,完全可以考取一所比较好的大学。
六:差生放弃笔记本
如果在高中阶段,已经在屡次考试中差下了很多,不能紧跟老师的节奏。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笔记本,很多高中生并不会做笔记。就用教材当笔记本是较佳的学习方法,随时紧扣教材知识点,扔掉那些没用的参考书,抓紧一切时间反复做书上的例题和课后题,是抓重点抓关键的学法。很多学生学习上形式大于内容,每天在课堂上假装学习,并没有真正从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入手,再去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去做高考真题。
七: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这些关乎学习本质的事情应该多做,并且有自己的节奏。一个高中教材过了5到6轮,真正吃透的学生是不可能成绩差的。
所以,我们的总结是,高中学习的本质就是抓教材,练真题,掌握基础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纠错,这样才能在残酷的高中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