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强度学习怎么做到
1.可持续状态的复习时间,越长越好
什么叫可持续的复习时间?我用步行为例来解释这个概念。
假设你要从武汉大学徒步到清华大学,全程大约1200公里,你会每天跑100公里,这样全程小跑过去么?你当然不会,你知道这样你较多跑3天就倒下了,如果再跑,可能身体会遭受性损伤,如果后面还坚持跑,可能会倒地身亡的。
但是你可以制定一个计划,例如每天步行25公里,每走5公里(大约耗时1小时),休息1小时用来恢复体力,并且每天增加足够的能量摄入,确保体力充沛。这样的时间就叫可持续状态的复习时间。
这种可持续的复习时间,是不会导致人的复习状态下降的,因此持续多久都没问题,自然是越长越好了。

2.不可持续的高强度复习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不可持续的高强度复习时间,意思就是,你已经快接近清华大学了,例如还差150公里,原本要6天走完,但你现在每天走50公里,3天就走完了,这叫“冲刺”。反正冲到终点后,你体力耗尽也没关系。
这种“冲刺”,是不断消耗人的体力老本的,一般建议不超过6个月。
3.可持续状态复习和高强度复习的安排建议
可持续状态的复习大约每天复习多少小时?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对大部分人而言,一般可以这样建议,除去睡眠、吃饭等日常事务,剩下的时间里,拿出60-70%的时间用来复习,剩下的时间用来休息、娱乐、运动等等。
要强调一点的是,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情况,不可以“请假”,每都要这样度过。
学习使人紧张,休闲使人放松,这样每天保持劳逸结合,是不会损伤复习效率的,相反,复习效率会越来越高(当然高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高了)。
这样的复习,哪怕持续10年,都不会有问题,更不会导致考分下降。
高强度复习情况不同,一般用于考前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