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智力发育和有效学习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对于孩子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注意力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幼儿天生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幼儿兴趣入手,有效引导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竞思教育教学目标针对儿童的注意力、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程,每周1-2次,提高专注力,利用思维导图和电子测量等教学工具,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大脑,从根本上提高儿童的大脑记忆能力和学习知识的耐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孩子好好理解基础知识。
良好的专注力是孩子今后学习的有力保障,很多家长向竞思教育反应孩子专注力很差,但是并不知道孩子专注力差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很多孩子专注力差和家长的一些日常行为有着很大的关系,家长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行为有哪些?
1.提供给孩子太多玩具
家长想让孩子玩得开心,玩得尽兴,所以会一下子给孩子很多的玩具,让他能够想玩什么就“手到拿来”。
但其实一下子给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孩子面对这些选择,自然也就“贪心”地这也玩一下,那也玩下。
这么多的玩具其实更让孩子分心呢,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在多次的这些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哦!
2.缺乏耐心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难以专注一件事,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本来就缺乏耐心,在孩子旁边过多地催促。
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会多观察,爸妈这时就该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享受发现的乐趣和专注的快乐,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催促他快一点哦!
3.不给孩子独处或安静的空间
孩子难以心静很多时候是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爸妈总是在孩子看书、玩玩具的时候,在身边转来转去,或大声交谈,或播放电视节目,孩子又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呢?
所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爸妈可以远远地关注着孩子以免发生危险,家长的活动尽量不要影响到孩子。
4.不分时机的关心、干扰、催促
家长认为孩子坐不住,一会玩玩这个,一会又跑跑跳跳,做事情也是经常难以坚持到底。但或许正是家长让孩子养成的这样一种不良习惯呢?
家长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在孩子全身投入玩耍或者做事情的时候会不合时宜地打断、干扰呢?
要想孩子能够专心下来,家长就应该要保护好孩子做事情的“连贯性”,让孩子能够享受到“由始至终”的连续感和成功感。
5.玩游戏时过多的干涉、强迫
孩子在高兴地自娱自乐搭积木玩,爸爸非要参与,还对孩子所搭建的汽车给一些“指导性意见”,孩子游戏的乐趣就这样被爸爸的指手画脚打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