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智力发育和有效学习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对于孩子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注意力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幼儿天生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幼儿兴趣入手,有效引导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竞思教育教学目标针对儿童的注意力、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程,每周1-2次,提高专注力,利用思维导图和电子测量等教学工具,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大脑,从根本上提高儿童的大脑记忆能力和学习知识的耐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孩子好好理解基础知识。
现如今,“注意力差,容易分心”已成为儿童10大问题行为之首。特别是上的孩子较常见的问题是对学习似乎“不上心”。
1.上课常常东张西望,做小动作,边玩边学
2.常常忘了老师嘱咐要准备的工具,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3.做作业开小差或错误多多
实际上,孩子在6岁左右,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15min,大脑功能尚未发展完善。他们所能注意、能记住的事情也比较少,显得缺乏整体感,经常丢三落四。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自律性以及专注力?
1、培养规则意识
“律”在这里指法律、规则,因此“自律”的层意思就是要主动遵守这些被普遍认同或强制约束的社会规范。
凡事设一个合理的规则,是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开端。无规则的争先恐后会造成社会的混乱,想孩子自律,也要教他学会遵守规则。
走上社会之前,家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整个世界。如果他在家中养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将来面对的世界再陌生,熟悉的规则也会让他如鱼得水。但如果他在家里总是随心所欲,将来所处的环境再熟悉,也会让他处处触壁。
2、提升孩子注意力
仔细想想,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很难抵抗动画片、手机游戏的诱惑。
现如今的社会,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严重分割,以至于他从几小时减少到几十分钟,甚至每隔几分钟就中断一次。如此频繁的干扰的后果是大脑经常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切换,而从不考虑深度学习与工作。
因此,在碎片化时代,培养一个强大的注意力尤为重要。
3、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在自律的反面,有个词叫拖延:“作业周一交,我明天晚上再完成”“爸妈还没催,我再多玩会手机”“没事儿,再睡会,上学应该不会迟到”“反正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