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元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注意力缺陷,通常是指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时长达不到同龄儿童应具备的水平,同时儿童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儿童的注意力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注意力的发展与儿童的大脑、语言、认知水平等相关,并且相互促进。
竞思教育教学目标针对儿童的注意力、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程,每周1-2次,提高专注力,利用思维导图和电子测量等教学工具,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大脑,从根本上提高儿童的大脑记忆能力和学习知识的耐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孩子好好理解基础知识。

下面介绍几种游戏供参考
1、听令小游戏:老师说出口令,孩子用手指出或者做出口令里面的内容,例如:家长说“左边的耳朵”,孩子指到左边的耳边;家长说“拍拍额头”,孩子做出拍额头的动作等这些类似的口令。可以五到十个口令为一轮,如果在这一轮里面孩子全部都做对了,那么就给与一些奖励以激发他游戏的积极性。
2、找桃子的游戏:拿两个不透明的大碗倒扣在桌上,分别编上号(1、2),然后当着孩子的面把一个桃子放到2号碗里,家长随意变换碗的位置,较后让孩子说出桃子的位置在哪里,答对了桃子就作为奖励给孩子。当然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碗的数量、变换桃子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位置的速度等。
3、“开火车”游戏。方法是:一家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语言来开动“火车”。如父亲当作北京站,母亲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父拍手喊:“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孩子要马上接口:“广州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孩子拍手喊:“上海开”。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反应能力,而且这种游戏也能增加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孩子玩起来更是乐此不疲。
此外还有其他很多的方法,比如:跟孩子一起抢背电话号码;每天给孩子10-20分钟的时间让他大声朗读他喜欢的小故事等等。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表现?
种表现:上课发呆走神,心不在焉,听课效率低。这种表现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需要注意,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是说走神这种现象很常见,不仅孩子走神,成年人也经常走神,因为它是由生理和心理基础决定的。但是经常这样,被老师多次反馈,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
第二种表现:孩子写作业坐不住。比如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常言道: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说的就是孩子好动,家长管也管不住。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们要拖到2—3个小时
第三种表现:孩子总是抠手指啃手指。孩子爱啃咬,往往可能是心理不安的表现。若孩子父母长期在外,或者父母经常对孩子做出严厉批评,孩子就会处于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啃咬手指可以给予孩子心理上一些慰藉,他们会通过这些行为来自我排解。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
1、正确使用管教语言
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不要玩橡皮!不要抠手!”当孩子听到这些信息时,大脑接收到的关键词是“抠手”“乱跑”,因此当孩子做小动作的时候,说这些毫无用处,反而令他更关注这些小动作。其实,家长只要温柔地对孩子说一句话“来,快点写”就够了。看似简答的一句话,孩子体会到的是家长对他的爱和信任,只有你发自内心信任孩子能够写好作业,孩子才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2、排除干扰法
人都有趋利性,更加倾向于令自己舒适的事情。摆弄橡皮比写作业轻松,玩玩具比写作业轻松,走神比写作业轻松。有其他轻松的选择,孩子不自觉就会忽略学习。面对这些“轻松”的诱惑,家长能做的就是排除这些诱惑。
3、设置过渡期
孩子写作业前,选择先看一会儿电视,或者玩一会游戏,家长答应孩子了。可是当游戏结束,孩子却很难踏踏实实坐在书桌前写作业。这是因为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当你让他立马写作的时候,他不仅要耗费能量去抑制自己的兴奋,还要花费能量在写作业这件事上感兴趣,而总能量是有限的,所以真正剩余写作业的能量就不足了,表现为磨磨蹭蹭,写不进去作业,那要怎么办呢?其实只要设定过渡期,让孩子在玩游戏到写作业这两个步骤之间,有效且缓慢的过渡,孩子自然就静下心来了。
4、不要经常给孩子吃刺激性食物
如:碳酸饮料、腌制品、咸鱼、腊肉、咸菜、皮蛋。特别辛辣的食物,像辣条、火锅奶茶、咖啡。垃圾食品会刺激孩子的大脑过度兴奋,不但影响孩子的大脑的发育,还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