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什么是感觉统合?
一、触觉人体发展较早、较基本的系统之一
它是儿童个“醒”过来的感觉。触觉系统是所有感觉发展的通路,是一切神经的基础,触觉系统遍布我们的全身。负责接收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震动等产生的感觉。触觉能力发展不好的孩子自我调节能力一般都会弱,自我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触觉失调的孩子会经常生病,如:感冒、过敏等;还容易挑食。
二、前庭觉大脑的门槛、一切学习的基础
前庭觉也是人体平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庭觉包含身体感受器和信息处理器两个部分。
身体感受器是负责我们感知地心引力,控制身体的各种姿势的平衡,感知空间方位;若小朋友有晕车晕船,坐不住,来回跑或经常摇头晃脑原地转圈,大多都是前庭觉没有发展到较佳状态。
我们人学习时主要通过眼、耳、口、鼻等感受器官来接收信息,经前庭神经把刺激信息传入相应的脑干内的前庭神经核以及小脑,经其大脑的整合、加工等处理后,再传达给大脑相应区域让身体做出相应动作。这个部位失调小朋友将会出现:指令不能完成或只完成一半,做事情丢三落四,语言理解能力弱,语言表的能力弱,专注力差等。
三、本体觉就像是“身体内部的眼睛”
本体觉可以告诉我们有关身体移动与身体位置的信息,它来自身体内部的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等
让人知道每个关节弯曲的角度、做的动作幅度等,仿佛建立了一张身体地图,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用经常盯着自己看,也可以随时掌控身体的任何部位。
这个部位失调了,小朋友将出现:坐无坐像,站无站像,情绪控制差,做事容易累,经常磕磕碰碰,冲撞性强,容易发脾气,做动作不协调,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知道哪个部位疼痛,表达不出来,明明头疼却捂肚子。
四、视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视觉是一个复杂的感觉系统,可帮助我们辨识景象,预测“迎面而来”的事物,并加以回应。首先,视觉可帮助我们分辨东西的差异、边角、移动的方式,让我们能够自我防御;其次,我们移动时也需要视觉的引导与指挥。如此才能与周围的一切产生良好的互动,并能参与社交和学习。
视觉较主要的能力是视知觉能力,孩子视知觉能力直接影响学习能力;视觉认知和视觉理解是视知觉的两大能力,这两大能力是眼睛和大脑的配合完成的;简单地说,视知觉把眼睛看到的信息传递导大脑,大脑在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进行计划或行动。
视知觉包含:视觉聚焦、视觉分辨、视觉记忆、视觉广度、视觉追踪、视觉空间等。
五、听觉耳聪目明
听觉能力指的是接收声音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无法通过学习获得;换言之,我们不是听得到,就是听不到。我们还在妈妈的子宫里时,就已经开始发展听觉,听觉神经系统是我们个可以使用的功能。
听觉系统包括听觉器官(外耳、中耳及内耳)、脑干与大脑听知觉中枢。
听觉和视觉一样也是知觉反应为主;在听觉的基础上对某种事物发出的声音的感知能力即为听知觉能力。听神经将信息传导至大脑的听觉中枢,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把声音和状况、物体等之间进行联系,帮助做出判断和推理。
听知觉包含:听觉分辨、听觉记忆、听觉理解、听觉注意力、听觉排序能力、听说结合能力。
视听觉能力与孩子的学习息息相关,但是视听觉与触觉和前庭觉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如果您家孩子有学习方面的困难,那十有八九是感统失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