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比如看绘本、拼图、积木等。从陪孩子做这些事情开始,每天几次,每次几分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逐渐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确定孩子接收到控制指令后,你可以进行进一步把要做的事情做给他看,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避免打扰他的注意力。当有话要对孩子说的时候,记得当面跟他说。
竞思儿童注意力训练机构,是专注于5-18岁儿童注意力训练、多动症、专注力、记忆力训练、阅读能力提高。针对注意力不集中、阅读障碍、写作业磨蹭、性格偏激、爱发脾气等问题提供全面方案。

研究发现:能做到注意力集中的儿童,不但完成作业比较快,而且完成的比较好,效率高。那些作业马虎、丢三落四的孩子主要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没能仔细的看准习题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善于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学习起来比较省劲,效果比较好。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自律性以及专注力?
1、培养规则意识
“律”在这里指法律、规则,因此“自律”的层意思就是要主动遵守这些被普遍认同或强制约束的社会规范。
凡事设一个合理的规则,是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开端。无规则的争先恐后会造成社会的混乱,想孩子自律,也要教他学会遵守规则。
走上社会之前,家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整个世界。如果他在家中养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将来面对的世界再陌生,熟悉的规则也会让他如鱼得水。但如果他在家里总是随心所欲,将来所处的环境再熟悉,也会让他处处触壁。
2、提升孩子注意力
仔细想想,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很难抵抗动画片、手机游戏的诱惑。
现如今的社会,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严重分割,以至于他从几小时减少到几十分钟,甚至每隔几分钟就中断一次。如此频繁的干扰的后果是大脑经常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切换,而从不考虑深度学习与工作。
因此,在碎片化时代,培养一个强大的注意力尤为重要。
3、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在自律的反面,有个词叫拖延:“作业周一交,我明天晚上再完成”“爸妈还没催,我再多玩会手机”“没事儿,再睡会,上学应该不会迟到”“反正不急……”
成人眼里,孩子经常有一种主观拖延现象,总是推迟应该完成的事情,显得拖拉磨蹭。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导孩子养成有效地管理时间、地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给孩子制定时间表。比如当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时,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做完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