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写作业拖拉、学习分神、小动作多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很焦虑,我家孩子是不是专注力不足了?如何判断孩子专注力水平是否正常呢?关键是分阶段判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程度不同,专注程度也不同。
竞思教育教学目标针对儿童的注意力、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程,每周1-2次,提高专注力,利用思维导图和电子测量等教学工具,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大脑,从根本上提高儿童的大脑记忆能力和学习知识的耐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孩子好好理解基础知识。
专注力水平
2-3岁的孩子,较多能够专注5-10分钟;
5-6岁的时候,大概可以提升到10-15分钟;
7-10岁中低年级阶段,孩子大约可以专注15-20分钟,也就是半节课左右的时间;
10-12岁,孩子进入高年级,可以专注25-30分钟;
12岁之后,孩子已经可以专注一件事情30分钟以上了。

孩子专注力不好除了大脑发育不完善之外,和家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有着很大的关系,具体如下:
1、父母的过度关心干扰了孩子。
比如孩子趴着看书,家长会直接纠正,影响孩子等行为,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受到影响。
2.父母独断专行,粗暴地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有些家长性格比较自我,总是会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破坏父母之间的感情。
3.父母在一旁诱导孩子。
例如,家长在一旁玩游戏、看电视或大喊大叫,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从而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维持。
然后,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也与他们自己的兴趣有关。例如,孩子们喜欢玩游戏,不喜欢做家庭作业,所以做家庭作业的注意力很容易被破坏。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取决于他们的兴趣。
孩子们常常非常专注于做一些成年人认为无聊的事情,这正是他们的优点,我们成年人很难专心做无聊的事情。
假如我们不参与,不打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玩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发展的好时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其实就是父母如何控制自己,不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受到保护的。
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令很多家长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怎么办?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解决?
一、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向和集中某些事物的心理活动,贯穿心理过程,是所有心理过程产生和进行的必要的心理属性。当一个人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应该首先检测和注意到这些信息,并编码、保存、使用它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儿童注意力不集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任务。
a.在任务组织中,比如学习生活没有条理,常常忘记重要的事情;
b.在任务排序中,表现出难以计划的级;
c.在激活任务时,不能开始一项任务,比如作业不多也不难,但孩子不能开始作业;
2.维持和转移任务。
a.很难继续专注于工作或游戏活动;
b.焦点转移困难,往往看起来好像听不到父母的指示;
3.执行功能。
a.做事拖拉,动作缓慢,不断需要家长催促;
b.孩子很难按要求独立完成学校作业,需要家长监督;
经常逃避动脑;
4.警觉水平。
a.很容易分心;
B.粗心大意,常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