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中山区康语自闭症儿童定制化干预专业可信赖,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居自闭症干预训练时,要注意分阶段进行能力训练,训练难易程度比例适中,最重要的随时随地干预,同时做好泛化,在大连专业做自闭症干预训练的机构小编推荐大连康语康复中心,其训练成效得到家长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如何使用仿说策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对话技能呢?
对话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沟通技能,也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问一答式的沟通,与他人谈天说地。例如,一个讲者首先开启了话题,作为听者的人随即也进行了语言回应,二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称为对话。对话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提问、补充句子、接唱等活动都是对话行为。普通孩子往往能自如地就一个主题发展多个回合对话,他们会在讲故事、日常聊天、儿歌戏剧等活动中进行提问和回答问题。对话非常强调灵活性和变通性,这也是自闭症儿童在发展了提要求、命名、仿说等技能后需要练习和掌握的高阶技能。

对话沟通集合了提要求、命名、仿说、听者反应等多个语言要素,是一种多重控制的语言操作。对话的前事刺激是语言刺激,但要求行为者做出不一样的语言行为,对话区别于仿说,对话双方的口语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对话中,提要求不仅限于要求物品或活动,在成人的大部分对话中,提要求是使用问句要求对方反馈信息,如“你吃了吗?”“你要去买什么?”相较于要求物品和活动,使用问句要求信息是自闭症儿童普遍缺乏的技能,这是需要教师经过系统的教学后才能引导出的能力。
在利用仿说对这项技能进行教学时,首先需创设情境来激发自闭症儿童提问的动机,然后利用仿说引导孩子进行提问。在对话沟通中,除了提要求技能,还需要孩子掌握高阶命名技能,因为通过命名累积的词语数量和丰富度是对话技能的基础。在对话中,命名主要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表扬等社会性强化,因此命名会转向评述性的语言,如“你的衣服是新的,真漂亮!”“这个玩具坏了,换一个新的。”“今天下雨了,明天再出发吧。”这也就对命名的句子长度和句子结构有要求,这些评述性的沟通技能需要教师采用多重范例的方式提供反应辅助,为孩子示范更多样化的语言,帮助孩子将仿说教师的评述性话语发展为自我的评述性话语。
对话沟通是一个综合性技能。有时教师会觉得无从教起,但在实际生活中,交互式语言随处可见。例如孩子接唱也是一种对话形式,当听到教师唱起“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__”时,自闭症儿童会接唱“小星星”;教师说“小狗__”,孩子接“汪汪汪”,这样的交互式语言既简单又非常有趣,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对成人的语言回应。在唱到需要接唱处时,教师可变换声调和语音,来给予孩子夸张的仿说提示,激发自闭症儿童模仿教师唱歌的兴趣,从而将仿唱过渡到接唱。
除了唱歌接词之外,我们还可使用功能、特征、类别等信息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填句练习,例如,“红色的水果是__(草莓、苹果、火龙果)”“紫色的蔬菜是__(茄子)”“糖果的味道是__(甜甜的)”。如果孩子不能独立回应,则可以加入直接的仿说提示,以帮助孩子获得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
当自闭症儿童能够完成多种接唱和填句后,教师便可在教学中加入5W(what/when/where/which/why)句型的提问。在提问前,教师必须确保自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以便在孩子出现错误反应或无反应状态下进行仿说辅助。如“今天天气怎么样?”“你喝水了吗?”不要尝试问“你早晨吃了什么?”“你几点起床的?”这些问题可能具有多种选项而且教师可能并不一定了解答案。此外,在提问后,教师往往在孩子只回答了一个答案后便开始强化。针对“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哪里”这些问题可以有多样化的回答,在教学时应鼓励孩子发散思维,提供多样化和有变化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