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读初中了成绩不好怎么办
  1、强调时间观念
  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常常需要熬到深夜,其实除了作业量大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每次到写作业的时候,都会习惯拖延,导致完成作业的时间一拖再拖,看似充裕的完成时间,更后却只能堪堪挤出一点时间,导致连夜完成作业成为家常便饭。让孩子养成好的时间观念,能让孩子更有效的利用学习时间,提高成绩。

  2、尊重孩子的爱好,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
  在五时,孩子们对自己的“爱好”开始真正形成。但大部分家长却把孩子的这种爱好视为另类,认为会影响学习,阻止孩子。其实这样做是适得其反的,不但没有让孩子好好学习,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降低家长的公信力。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孩子,欣赏并支持孩子的爱好(前提是正当的),在支持孩子的爱好过程中通过引导,帮孩子确定学习目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帮孩子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孩子在的时候,每位家长都是孩子的全能老师。孩子学不会的,家长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升入初中后就不一样了。一是家长的水平有限,二是干预孩子学习太多,孩子的依赖性改不掉,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也很不利。家长更好的做法是:不要再过多的参与孩子的学习,但要做好必要的提醒、和关注。在学习方向上给予孩子指导,教孩子学习方法,这样才是对孩子的正确陪伴。
  4、帮孩子惰
  青春期孩子的自控力较差、意志力薄弱,所以在学习方面,很容易成为惰性的“俘虏”。而思想的懒惰会使孩子找不到初中学习的规律,丧失创造力。因此学习成绩就会天下降。如果家长能够成功地帮孩子“惰性”,那孩子的思想和行动就会变得积极起来,也就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孩子的学习态度积极了,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
  5、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培育孩子的自主能力
  从初中开始,家长要慢慢学会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孩子将会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计划安排。当父母不能正确地尊重孩子的个人自主地位时,孩子就会对大人产生严重的逆反和对抗。这会更进一步地失去学习的兴趣。家长可以尝试跟孩子把每一个问题都变成可以讨论的并且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