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需要掌握的五个答题策略
一、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考试都有时间限制,既考察学生答题的准确度,又检验学生答题的速度,要求既快又准确。因为试卷中各题的占分比例不一样,高三学生要学会看分花时:分值小就少花时,分值大就多花时。一个只有2分的选择题花去10分钟的时间,那肯定是不合理的,这样势必减少其他题目的解答时间。在某个题上花了大量时间还没眉目,就赶快转移兵力,较后有时间再集中精力主攻大题。
考生做前面的容易题不要拖拉,做后面的难题也不要在一道题上用过多的时间,坚持“先后低分”原则,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
二、在正确的基础上求快
高三考生在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要先在正确率上下功夫,以稳取胜,当正确率得到增加以后,速度会自然而然地提上去的。答题时要做到字字有据,步步准确,书写规范,尽量一次成功,正因为稳和准,所以考生不考试虑再花时间检查。“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一味求快,只会快一点,错一片,尽做无用功。
考试时,许多考生在较后时段检查前面的试题过程中很难找到错误,因为在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很难克服原来形成的定势思维,因此考生需要争取一遍成功。

三、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
高三学生要学会把握答题节奏,正确对待难题和容易题,一般情况下,把试卷内容分成三类:一是容易上手、运算量不大的题先做,并确保正确,先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提高高三学生考试的信心,促进思维的活跃;二是有思路但运算或思维量较大的题,放在第二轮做;较后解答自己感觉难度高的题。
刚进考场时,考生的心情都比较紧张,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还未适应考场上的紧张气氛,没有达到较佳状态。待做过几题后,特别是做了几道有把握的容易题之后,心情就逐渐稳定下来,智力活动也恢复了常态,这时再做难题就容易成功。考卷上,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都不允许多数学生去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四、做到不留空白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有的人解决得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高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考生考试做题空白无论如何是不会得分的,有的题不会做或没有把握,也不要空着。对于客观题,如没有把握,要坚持相信感觉,感觉往往是较理想的选择。有时候也可以用排除法筛除其中一两个选项,再从剩余的选项中选出较为正确的选项。对于主观题,可以采用“分步”、“分点”得分的方法,会多少答多少,以达到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失分,不易得分处争取得分的目的。
五、保持卷面整洁美观
答题时要注意字迹清楚,标点正确,答案布局合理,增加整张试卷卷面的整洁美观。这除了能得到客观上的好分数外,还能得到主观上的“感情分”。阅卷老师在枯燥、单调的批改过程中,看到整洁美观的卷子,会产生赏心悦目的舒适感觉,会觉得这考生不错,其他能力也肯定比人家好,于是卷面清楚者的得分好上加好。
考生在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规范,不要拖泥带水,尤忌画蛇添足。数考试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