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觉对儿童的运动能力的作用
本体觉又称深感觉,是指来自肌、腱、关节等的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此传导路受损时,患者闭目不能确定其相应部位的位置、姿势和运动的方向,震动觉消失,同时精细触觉也丧失。
研究显示,儿童的运动功能再获得(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以及所降低的身体机能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有水平,而且会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功能再获得)的固有规律是:感觉输入(外力协助)→本体感觉输入(无外力协助)→运动模式标准固定→多次或超量标准重复运动→在大脑皮质建立运动功能区→运动功能再获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本体觉的输入,儿童就不能具有运动功能再获得的功能。

另外,儿童手眼的协调性、双侧的协调性以及身体所有感官的自然协调性发展都依赖于本体觉,本体觉对儿童的运动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切运动技能都建立在本体觉的基础上。
在运动中,儿童借助本体感受器感知每一动作中肌肉、肌腱、关节以及韧带的缩短、放松和拉紧的情况,为大脑皮质运动行为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创造条件。如果儿童的本体觉较为良好,那么对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运作时间的判断能力就会很强,自然也会拥有出色的运动能力。一旦出现本体觉感统失调,小孩就可以出现非顺序性反应、学习能力低下、大脑信息传送混乱等表现。
前庭系统与大脑功能的关系
前庭系统(vestibularsystem)是内耳中主管头部平衡运动的一组装置。主要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组成。由于上半规管与后半规管成直角,两者又与水平半规管互成直角,对任一方向的旋转运动都易觉察。椭圆囊和球囊内的感觉区叫囊斑,由感觉细胞的“平板”组成,被一种含有碳酸钙的“耳石”的胶状膜覆盖。
由于解剖学上的朝向,椭圆囊斑对重力加速度特别敏感,像头部或身体倾斜时所感受到的那样。对非适宜性刺激,如温水、冷水或电刺激,也发生反应。因此,温水和冷水试验常被作为临床检查前庭感觉统合功能的一种方法。
在人体大脑后下方的脑干后面,有一个叫作前庭神经核的微小雷达式感应器官,而由它所组成的神经网络就是前庭觉。人学习时主要通过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来接收信息,而这些信息都必须经过前庭神经核的过滤,才能传入大脑,并使人体对所处的环境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和把握。这就是前庭觉起到的主要作用。
由于前庭觉是大脑感觉、运动觉的信息处理中心,所有外界的信息都要经由它传入大脑,而且大脑半球单侧功能分化和运动协调也都要依靠脑干部前庭觉来发挥功能,所以前庭觉对人类大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脑功能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