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常见于婴儿期出现,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儿,如3个月了头竖不起来,6个月了仍不能翻身,不会用手抓东西。此时期运动发育迟缓的预后可以是正常,但更多是脑瘫、智力低下等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婴儿期出现了明显的运动异常,如四肢僵硬、某个肢体不会动,或到了幼儿期运动发育迟缓仍无明显改善,可能存在终身运动异常。

运动发展迟缓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体能发展
婴儿时期的俯趴抬头到爬行,是建立孩子体能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运动,帮助宝宝的肌肉及力量发展。抬头晚、翻身晚、爬行晚,很多家长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却对宝宝日后的体能发展有极大影响:含胸驼背,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不爱运动,易累等,都是明显的特征。
2、阅读能力
婴儿时期的原始反射——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如果在宝宝出生六个月后仍未被抑制,容易会影响到宝宝跨越中线,使眼睛难以左右顺畅的运动,将会影响到日后的阅读技巧,有些孩子甚至成人会出现不爱看书、一看书就头晕头痛、跳字漏行的情况。
3、专注力
无论在、中学甚至在大学课堂中,不难看到坐不住的同学。只要坐一小会儿,身上就像有蚂蚁咬一样,非要不断的变换坐姿才感觉舒服。这与早期的因爬行运动缺乏而导致筋肉紧实度差很有关系。
4、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是很多女孩的噩梦,尤其是立体几何和证明题的逻辑。其实如果在早期爬行发展好,可以增强我们的空间感、方向感,视觉想象的能力也会更佳,那么学起数学就会更加容易了。
5、书写及语言能力
妈妈们还记得宝宝出生后给宝宝哺乳的乐趣吗?宝宝常爱边吃奶边抓妈妈的衣服。但如果宝宝这种手和口不分离的情况在出生后六个月还未抑制,那么将会影响宝宝口腔和手部的发展,使宝宝日后容易出现:边写字边咬笔头、说话吐字不清晰、说话时手部动作夸张、手笨、写字不漂亮、做作业时间长等问题。
6、社交情感发展
宝宝的生理发展早于心理发展,生理发展对于心理的发展也起着决定的因素。有些成年朋友会胆小、不喜欢改变,有可能是由于婴儿时期的原始反射——惊吓反射未被抑制而引起的。而有些朋友总是鲁莽、不懂得察言观色,导致人缘不佳,追寻问题的根源也许会发现是因为早期运动的缺乏导致内耳前庭迟钝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