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在孤独症儿童教育中的效果如何呢?
音乐治疗是一门应用,是将多种集于一体的治疗方案,以音乐为主导,通过音乐熏陶激发人与生俱来的音乐能力,从心理、生理的感受效应进行观察,将孤独症儿童紊乱的行为进行重新规整,其中涉及多种知识的应用,治疗方式十分庞杂,心理治疗的发展、体系的完善、各个流派的思想也在影响和引导音乐治疗的发展。
因为音乐治疗建立较晚,其发展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而不同的和地区因为风俗文化不同,所面对的受众群体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各国并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治疗方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音乐治疗是指从边缘发展起来的,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治疗风格,运用一切音乐活动形式,将多种的知识作为音乐治疗的辅助手段,对患者进行音乐干预的一种治疗方法。具体来说,音乐治疗在孤独症儿童教育中的效果如下:
1、能够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每当音乐响起或者孤独症儿童亲身体验演唱、演奏乐器时,其全身多重感官便会被唤醒,从而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感官的协调能力,并能使其主动参与其中,提升其参与度。
2、能够激发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
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弱,这就导致其学习能力低,不愿意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音乐能激发他们自身的音乐性,使其在音乐环境中轻松地感受音乐的旋律、感受音乐所蕴含的寓意,并通过即兴演奏或演唱,促使语言表达能力的恢复和发展。
3、能够帮助孩子激发社会交往能力
即兴音乐的演奏,能够使孤独症儿童在放松的状态下,通过协调肢体进行演奏,有利于恢复其肢体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使他们在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的同时,自己的情感也得到合理的宣泄,增加其心理健康,也增强了他们与外界交流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