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取无人机飞手执照的流程较为系统,涉及多个关键步骤:
前期条件确认
年龄与学历:考生需年满 16 周岁,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这是报名的基础门槛,确保考生有一定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身体状况:根据要求,报考人员通常需提供二甲医院出具的航空人员 Ⅲa 体检合格证明,视力标准为矫正视力 1.0 以上,无色盲色弱等视觉缺陷,以此保障飞手在操控无人机时具备良好的视觉判断能力。
背景审查:报考者需确保无犯罪记录,因为无人机飞行涉及公共安全,良好的个人背景是从事该职业的重要前提。
机型与执照类别选择
机型:
多旋翼:结构相对简单、操控灵活,广泛应用于消费级航拍以及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等行业,是目前为常见的考试机型,适合初学者选择 。
固定翼:续航能力强、飞行速度快,常用于大面积测绘、电力巡检等长距离、大范围作业场景,但对操控技术要求较高。
直升机:可实现垂直起降与悬停,能在一些复杂环境下作业,不过其操作复杂,培训难度较大。
垂直起降固定翼:融合了固定翼的长航时与直升机垂直起降的优势,多用于长距离巡检等任务,考试难度也较高。
执照类别:
视距内驾驶员(原驾驶员证):适用于在肉眼可视范围内操控无人机,其考试难度相对较低,适合飞行经验较少、主要在简单环境作业的人员。
超视距驾驶员(原机长证):可操控无人机在超出目视范围飞行,需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考试内容更复杂,包括地面站操作等。
教员证:考取此证的人员具备教学资质,可培训其他飞手,考试要求为严格,涵盖理论、实操及教学能力等多方面考核。
选择培训机构:
指定符合 141 部标准的训练机构开展标准化培训,选择机构时需重点核查以下方面:
资质认证:确认培训机构持有《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这是其合法开展培训业务的关键凭证。
教员资质:核实教员是否持有教员等级签注,的教员能提供专业指导,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
场地设施:查看训练场地是否符合标准,应包含理论教室、模拟器室以及规范的室外飞行场,以满足不同培训环节的需求。
报名材料准备:
身份证件: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面),用于身份核实与报名信息登记。
学历证明:提交学历证明扫描件,证明考生符合报考的学历要求。
证件照片:准备电子版白底证件照,尺寸一般为 413*531px,用于证书制作。
体检证明:提供符合要求的体检合格证明原件,确保考生身体条件适合从事无人机飞行工作。
其他材料(部分执照类型):若报考视距外驾驶员,可能需提供无人机购买凭证或租赁协议,证明考生具备相应飞行设备条件 。
参加标准化培训:
理论学习(约 60 课时):
航空法规与空域管理:深入学习民用航空规章,掌握无人机飞行的法规要求,包括禁飞区、限飞区规定,以及飞行申报流程等。
气象学与飞行环境:了解气象要素对无人机飞行的影响,如风力、风向、降雨、气温等如何影响飞行性能与安全。
无人机结构与飞行原理:掌握无人机各系统组成,如动力、导航、飞控、链路、电气系统等,理解飞行原理,为实际操作和故障排查奠定基础。
应急情况处置预案:学习应对飞行中各类突发故障,如动力系统、飞控系统、数据链路故障等,以及紧急降落、应急回收的操作流程。
模拟器训练(约 20 小时):借助认证的飞行模拟设备,开展基础飞行操作训练,如起飞、降落、悬停、航线飞行等,以及模拟应急情况操作,提升操控熟练度与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实飞训练(约 30 小时):
GPS 模式基础飞行:在 GPS 辅助下,进行起飞、降落、航线飞行等基础操作练习,熟悉无人机在该模式下的飞行特性。
姿态模式控制:在无 GPS 信号的姿态模式下,操控无人机,完成悬停、360 度自旋、水平 8 字航线等动作,锻炼飞手对无人机姿态的感知与操控能力。
应急故障模拟处置:模拟飞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如电机故障、电池电量过低等,训练考生反应与正确处理的能力。
特定场景作业演练(针对行业应用):若报考特定行业应用执照,如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进行相应场景的模拟作业训练,如农药喷洒、线路巡查等操作 。
报名参加考试:
报名入口:通过 “云执照” APP 或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管理系统注册账号,完成线上报名。部分地区也可通过当地民航管理部门指定的线下渠道报名 。
考试费用缴纳:理论考试一般 300 元 / 次,实践考试 500 元 / 次,综合问答 200 元 / 次,补考费用与初考相同。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执照的考试费用可能略有差异 。
参加考试:
理论考试:采用计算机机考形式,时长 120 分钟,包含 100 道单选题。驾驶员考试 70 分合格,超视距驾驶员和教员考试 80 分合格。考试内容全面覆盖之前学习的航空法规、气象学、飞行原理、应急程序等知识。
实践考试:
GPS 模式飞行:完成圆形航线飞行,要求飞行高度稳定(误差 ±0.5 米)、速度均匀(误差 ±1 米 / 秒)、航线轨迹(偏差不超过设定半径的 ±5%) 。
姿态模式飞行:进行 8 字航线飞行,需控制油门、方向、俯仰和横滚,飞行高度偏差控制在 ±1 米,航线对称度误差不超过 ±10% 。
应急操作:模拟动力、飞控等系统故障,要求考生在 30 秒内做出正确反应,执行紧急降落程序,降落地点误差不超过指定范围的 ±2 米 。
载荷设备操作(针对特定行业):如报考农业植保执照,需演示控制喷头开启、关闭,调节流量大小,确保药剂喷洒均匀,覆盖范围符合要求 。
综合问答(口试):机考随机抽取 10 道单选题, 10 分,7 分及格(植保类无人机即 Ⅴ 类不需要考口试)。题目围绕飞行准备、应急处置、设备维护等实操问题展开,考查考生对无人机操作的综合理解与应变能力 。
地面站考试(仅超视距驾驶员):考查考生对无人机飞行平台和任务载荷的监控与操纵能力,包括规划航点航线、监控飞行状态、回放任务、地图导航等操作 。
证书核发与管理:
证书获取:考试合格后,一般 15 个工作日内,考生可在 “云执照” APP 查询电子证件,实体证书通过 EMS 邮寄送达。证书详细载明驾驶员基本信息、准许操作机型、起飞重量权限、空域使用范围说明等关键信息 。
年度审验(自 2023 年起):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新增年度审验要求,持证人需每年完成 8 学时继续教育并通过在线考核,以持续更新知识技能,适应行业发展与法规变化 。
执照有效期与续期:CAAC 执照有效期已变更为 6 年,每 2 年进行一次执照审查。持照人需在无人机云交换系统(UOM)上累积满 100 小时的飞行时间,并完成更新和签注流程。持照人必须在执照到期前主动申请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