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灭蚊有着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指引》显示,无人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灭蚊作为一种新兴的病媒生物控制技术,通过无人机喷洒卫生杀虫剂对大范围目标区域实施、蚊媒防控,在切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疾病传播途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作业,覆盖:
无人机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0公里,单机每日能完成20万平方米的消杀工作,相当于10名人工消杀员的工作量,范围广且效率高。
2、无死角消杀,全面防控:
无人机凭借灵活的低空飞行能力,不受地形限制,可轻松穿梭于楼宇之间、高层建筑屋顶部、林木树冠、茂密的灌木丛、潮湿沟渠、陡峭坡地等人工和传统机器难以到达的区域,可以实现全面的消杀防控,也减少人工作业的安全隐患。
3、安全环保,保障健康:
无人机配备给药系统,能严格控制药剂用量,避免人工喷洒可能出现的过量情况。同时无人机操作员可远程控制设备,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接触杀蚊药剂,大大降低药物吸入概率,减少中毒风险,同时也减少人员作业带来的疫情传播隐患,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4、智能记录,便于追溯:
每次作业都会实时记录飞行轨迹、消杀区域、药剂用量等数据,形成详细的消杀报告。这些数据可用于后续分析蚊虫活动规律,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让灭蚊行动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