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过一个中山大学的硕士,要去日本读博的。
从0开始,之前连动画都没看过。
4个月,N2考了110分。现在去日本了。
我思考了1下原因,大概如下:
1、极强的学习能力。体现在预习,训练质量,复盘上面。
每次上课都是带着问题来,所有训练都高质量完成。同一个问题甚至会主动寻找不同的答案。每次讲完课都会自己复盘,查漏补缺。

2、一对一上课,定制教学方案。
我是湖师大的日语硕士,专门研究日语教育的。我这个专业有多稀有呢?全湖南专门搞日语教育的硕士,每年不过3人左右,全国加起来也就几十人。因为知道她学习能力很强(毕竟985硕士),所以我直接脱离了教材,从词的分类→句子结构→格关系格助词→接续→活用→情绪表达→主客观差异。按照这个顺序定制了教学方案。
3、极其自律的日课。
所谓日课就是每天要做的事情。我给她的日课是:①每天50个单词。②目前所学课文、单词跟读3-5遍,以熟练为准。③中译日训练5句以上。她全都保质保量完成。
只要能做到这个程度,哪怕是中人之姿,也可以在半年左右就拿到N2。真不难。
——
顺带一提我从零开始到N2一共花了8个月。165/180。一年后的7月拿N1,139/180。
N2考试之前刷了一本阅读,叫特训35天。N1考试裸考。
在那之前看了不到2年动画,其实看得也不多。
我是纯粹的天赋战士,老师是个在二本学校读二外的,很快就比我还菜了。
考试纯靠语感,读着顺口就一定对。词汇量随着每天的接触(比如听歌)莫名其妙就涨起来了,于是从来不背单词(所以N1分数低,因为生僻词平时接触不到)。
正儿八经学习语法得读研的时候研究怎么教人,才算开始。也是纯自学。
庵功雄真牛逼啊,还有森山新。想把日语学明白的人一定要去看看这两位。
总结我自己的学习经历,语言的学习看什么?
看的是接触量。保持热情,每天接触,听得多了脑子自动就会总结出小短语,通过这些小短语来总结语法,并通过的语法学习不断修正,查漏补缺。
这就是为什么影子跟读法很好用,为什么所有教语言的老师都要求大声朗读。因为每天听说读写就是学习语言的方法。这也是我设计教学方案时的核心。也是学生应该做到的事情。
不要用moji,不要用红蓝宝书等一切国产语法书。纯误人子弟。
词典可以弄个欧路词典,下载一些日本编纂的词典。比如大辞林、广辞苑。小学馆的中日日中词典也还行。
语法书可以看初级日语语法精解(庵功雄等)、现代日本语语法(日本语记述文法研究会,无中文版)。
教材可以用标日、大家的日语。综合日语(北大)。
文章阅读可以看日语综合教程(上外)第三册起,课后习题也是很好用的。还有特训35天(已)。
语言学入门可以看 日本人のための日本語文法入門 日语认知语言学入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