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视距考试分为 “理论机考→综合问答→实操 + 地面站” 三个阶段,任一环节挂科需在 60 天内补考,否则需重新从综合问答开始考核:
1. 阶段:理论考试(80 分合格)
考试形式:100 道单选题,机考 120 分钟,题型涵盖法规、气象、原理等模块;
高频考点:《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核心条款(如管制空域申报时效)、低空风切变识别、锂电池安全存储标准;
避坑指南:避免混淆 “适飞空域”(实时备案)与 “管制空域”(提 日申请)的申报要求,此类题型占法规部分 40% 分值;
补考成本:240 元 / 次,成绩有效期 24 个月。
2. 第二阶段:综合问答(7 题合格)
考试形式:机考 10 道选择题,聚焦实操安全与法规应用;
核心考题:起飞前电池电压标准(≥12.4V)、卫星信号要求(≥12 颗)、空域申报流程、低电量返航阈值;
技巧:牢记 “起飞前安全校验清单”,结合实机训练形成肌肉记忆,该环节通过率达 85% 以上。
3. 第三阶段:实操 + 地面站考试(核心难点)
此阶段是超视距考试的 “分水岭”,2025 年新增夜间障碍规避测试,整体通过率约 60%:
(1)实操飞行考核
项目考核标准常见挂科点应对策略
姿态模式操控无 GPS 辅助完成起降、360° 自旋(偏差≤0.5 米)自旋后无法回位每天进行 10 组 “自旋 - 悬停” 训练,标记地面参考点
水平 8 字飞行半径 6 米,3 分钟内完成,飞行高度偏差≤1 米超半径、超时用石灰画标准 8 字航线,先 GPS 模式熟练再切换姿态模式
应急处置夜间障碍规避、信号中断断点续飞、载荷松动平衡调整夜间视觉定位偏差大加装训练机夜视灯,模拟低光环境每日训练 2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