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考研培训主要包括面授小班培训、网络远程教学培训、网络直播课堂培训、考研图书等。事业部为广大考研学子提供全套复习辅导课程,包括周末考研乐学、全日制魔鬼集训营、VIP 1对1公共课、VIP 1对1专业课、精品网课、考研直播课等系列产品,满足各类考生个性化的学习备考需要。

集训营辅导模式针对性补弱辅导
辅导模式
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保姆式督学服务、与研友共同学习
个性化研发
大三、二战、 、 专科同等学力等人群定向课程体系
优化升级
导学 基础 强化 模拟 冲刺5阶段复习备考之中
专业定向
艺术考研;日语考研;经济学(初级);经济学(中级);心理学定向班; 中医定向班;企业管理定向班;管理科学与工程(运筹学);教育学; 计算机;行政管理;专业型硕士:金融硕士(MF);国际商务硕士(MIB); 管理类硕士(MPAcc);资产评估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 (法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统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教育专硕(教学- 333教育综合);应用心理硕士;翻译硕士(MTI), 单独开班,网课+面授
考研数学3 阶段基础差备考计划
(一)基础阶段(3-6 月):吃透教材,打牢地基
1. 资料选择:聚焦基础,拒绝超纲
教材:高等数学选用同济 7 版教材,该教材知识点讲解细致,例题经典,是基础阶段的核心资料,重点学习 “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微分方程” 5 章(对应一元函数微积分,占高数 60% 分值);线性代数选用同济 6 版教材,从 “第三章 矩阵及其运算” 开始学习,跳过前两章 “行列式” 的复杂证明,降低入门难度。
习题:搭配《数学基础 660 题(数二)》,全书均为选择填空,侧重基础知识点的理解与简单计算,无难题,每道题都能对应教材核心考点,适合基础阶段巩固所学。
2. 每日任务:量化时间,稳步推进
每天固定 2 小时复习时间,建议拆分为 “上午 1 小时(学教材)+ 晚上 1 小时(做习题 + 复盘)”,避免长时间疲劳:
教材学习(40 分钟):逐节阅读 “定义 + 定理”,用荧光笔标记核心概念(如函数极限的 ε-δ 定义、导数的定义)和重点公式(如等价无穷小替换公式、基本导数公式),看懂教材例题,分析解题步骤(如 “用导数定义求 f (x)=x² 的导数”)。
笔记整理(20 分钟):按 “知识点框架 + 公式 + 简单例题” 记录,如 “导数计算” 笔记:导数定义→基本求导公式→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例题(求 y=sin (2x+1) 的导数),方便后续回顾。
习题训练(40 分钟):完成教材课后奇数题(难度适中,适配基础入门),独立思考,卡壳时可参考教材例题思路,不直接抄答案,培养解题逻辑。
错题复盘(20 分钟):对照答案批改,错题注明错误原因(如 “等价无穷小替换记错”“矩阵乘法顺序混淆”),重新计算正确过程,回到教材补充薄弱知识点。
3. 关键要点:避坑指南,少走弯路
高数复习:攻克 “一元函数微积分”,这部分是高数的核心,也是基础分的关键,不纠结复杂证明题(如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重点掌握定理的应用方法(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用于证明不等式)。
线代复习:从 “矩阵” 切入,聚焦计算能力(矩阵乘法、求逆矩阵、解线性方程组),跳过 “证明类” 题目(如证明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避免因难度过高打击信心。
进度要求:6 月底前需完成①高数 5 章教材学习与课后奇数题练习;②线代 3 章教材学习与课后奇数题练习;③660 题对应章节刷题(正确率≥70%),确保基础知识点掌握扎实。
(二)强化阶段(7-9 月):专题突破,练透中档题
1. 资料选择:专项发力,攻克中档
核心资料:按 “高数”“线代” 分篇,每篇按专题划分(如高数 “导数应用专题”“积分计算专题”“微分方程专题”,线代 “矩阵秩专题”“特征值专题”),包含 “知识点梳理 + 例题解析 + 习题训练”,系统梳理考点,建立知识框架。
辅助习题:以中档题为主(如高数积分几何应用、线代特征值综合题),无基础题和难题,适配强化阶段 “专项突破” 需求,提升中档题解题能力。
线代专项:对 “矩阵秩的性质”“特征值计算技巧” 总结细致,例题均为考试常考题型,搭配配套视频学习,能进步线代解题效率。
2. 每日任务:专题训练,强化能力
每天复习时长增至 2.5 小时,在精力充沛的时段(如上午)进行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1.5 小时):30 分钟梳理专题知识点(如 “积分计算专题” 中换元法、分部积分法的适用场景);40 分钟做专题例题(3-4 题),独立完成后对照答案分析思路差异;20 分钟做专题习题(5-6 题),标记思路卡顿题目,后续重点复盘。
专项刷题(1 小时):按专题刷题(每天 10 题),严格控制时间(每题 5-8 分钟),注重解题步骤规范性(如求解微分方程需注明方程类型、通解公式),避免因步骤缺失丢分。
3. 实用技巧:方法赋能,提升效率
线代复习:记忆高频结论(如 r (A)=r (A^T)、AB=O 则 r (A)+r (B)≤n),结合例题理解结论应用场景,建立 “矩阵→线性方程组→特征值” 的知识联系,让线代知识形成体系。
错题管理:建立专属错题本,按 “高数 / 线代 + 专题” 分类(如高数 “导数应用专题”、线代 “矩阵秩专题”),标注错题原因(“计算失误”“思路错误”),每周回顾 1 次错题,重做检验掌握程度,避免重复踩坑。
(三)冲刺阶段(10-12 月):刷真题,提速度
1. 资料选择:真题为主,模拟为辅
真题:近 15 年数学(二)真题(2009-2025 年),按 “从旧到新” 顺序刷题,前期(10-11 月)刷 2009-2018 年真题,熟悉题型和基础考点;后期(11 月底 - 12 月)重点研究 2019-2023 年真题,这 5 年真题命题趋势更贴近 2027 年考试,参考价值更高。
模拟卷:难度与真题贴近,无偏题怪题,侧重基础题和中档题,12 月用于模拟训练,保持做题手感,检测复习漏洞。
2. 每日 / 每周任务:实战,深度复盘
真题阶段(10-11 月):每周完成 2 套真题,固定在上午 8:30-11:30(与考研数学考试时间一致),严格 3 小时,模拟考场环境(不翻资料、不看手机),遇到难题先标记,完成会做的题目,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每套真题做完后,花 1.5 小时复盘:统计基础题、中档题正确率(目标:基础题≥95%,中档题≥80%);基础题错题(如积分计算错误)额外练 5-8 道同类题;中档题错题(如微分方程应用题)总结解题套路,补充到笔记中。
模拟阶段(12 月):每周完成 2 套《李林 6 套卷》, 3 小时,重点增加 “基础题不丢分”(选择填空 题、解答题 题),刻意放慢速度,检查计算步骤(如积分符号、矩阵运算顺序),避免粗心失分。每天花 30 分钟回顾真题高频考点和错题本,背诵核心公式,确保考试时能调用。
3. 提分关键:聚焦高频,秒解同类
真题中的 “重复考点” 是提分核心,如高数的 “微分方程应用题”“积分几何应用”,线代的 “矩阵秩的应用”“特征值综合题”,近 10 年真题中反复出现。针对这些考点,收集同类题目集中训练(如近 10 年 “微分方程应用题” 8-10 道),总结固定解题流程(如 “微分方程应用题:审题→建立方程→判断类型→求解→验证”),确保遇到同类题能 “秒解”,提升答题速度与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