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考研培训主要包括面授小班培训、网络远程教学培训、网络直播课堂培训、考研图书等。事业部为广大考研学子提供全套复习辅导课程,包括周末考研乐学、全日制魔鬼集训营、VIP 1对1公共课、VIP 1对1专业课、精品网课、考研直播课等系列产品,满足各类考生个性化的学习备考需要。

集训营辅导模式针对性补弱辅导
辅导模式
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保姆式督学服务、与研友共同学习
个性化研发
大三、二战、 、 专科同等学力等人群定向课程体系
优化升级
导学 基础 强化 模拟 冲刺5阶段复习备考之中
专业定向
艺术考研;日语考研;经济学(初级);经济学(中级);心理学定向班; 中医定向班;企业管理定向班;管理科学与工程(运筹学);教育学; 计算机;行政管理;专业型硕士:金融硕士(MF);国际商务硕士(MIB); 管理类硕士(MPAcc);资产评估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 (法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统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教育专硕(教学- 333教育综合);应用心理硕士;翻译硕士(MTI), 单独开班,网课+面授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备考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误区,影响终结果。综合多位经验者的总结,考研学生容易犯的十大错误如下,务必警惕:
### 1. 盲目堆砌学习时长,忽视学习效率
很多考生以“在图书馆坐了12小时”为荣,但实际上大量时间被刷手机、发呆、闲聊占据。真正的有效学习时间可能不足一半。考研比的不是谁坐得久,而是谁学得扎实。
### 2. 不抓重点,平均用力
有些同学对所有知识点“一视同仁”,在低频考点上耗费大量精力,却忽略了高频核心考点。结果是“学了很多,考得很少”。应结合历年真题,明确重点,合理分配时间。
### 3. 一味刷题,从不复盘
“刷题量”不等于“掌握度”。不少考生做了大量题目,但错题不分析、不总结,导致同类错误反复出现。建议建立错题本,定期回顾,找出知识盲点和思维误区。
### 4. 忽视真题,迷信培训卷
真题是的复习资料,它能揭示命题规律、题型特点和常见陷阱。而一些考生考前只依赖培训卷,忽视基础和真题研究,一旦题目稍有变化便措手不及。
### 5. 专业课死记硬背,不研究规律
专业课不能只靠“背多分”。如果不研究真题规律、出题风格和答题逻辑,遇到题型变化(如取消名词解释、增加案例分析)就会慌乱。理解+框架+真题训练才是王道。
### 6. 拖延背诵,开始太晚
尤其是专业课和英语单词,很多考生拖到9月甚至10月才开始背诵,时间严重不足。单词和专业课内容庞杂,需要反复记忆,建议尽早启动,循序渐进。
### 7. 政治复习太晚,只靠“肖四肖八”
不少考生10月甚至11月才开始政治,只背“肖四肖八”,寄希望于培训。但近年政治考试越来越灵活,只靠培训难以拿。建议7-8月启动,系统学习+理解+刷题。
### 8. 复习无计划,随性而为
没有明确的复习规划,导致进度混乱、重点遗漏。冲刺阶段尤其需要制定周计划、日计划,合理分配各科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
### 9. 忽视模拟考试和作息调整
不进行全真模拟,不了解考试节奏,容易在考场上时间分配失衡。同时,长期熬夜会降低记忆力和专注力。建议定期模考,调整生物钟,增加充足睡眠。
### 10. 心态失衡,过度比较或压抑自己
考研期间容易焦虑,或因与他人比较进度而自乱阵脚,或因压力过大不懂得适当放松。建议远离负能量源,劳逸结合,保持稳定心态,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