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教育目前开设有冲刺辅导班、高考封闭班、高三全科班、大文大理冲刺班、艺文艺理辅导班、高考复读全科辅导、高考单科辅导班、寒暑假辅导班、初高一高/初高三全科辅导班等,实现小班3-6人班、一对一、封闭式集训营、全科、全科辅导班等。采用专业老师授课,对其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辅导,老师带领学员逐步夯实基础,让学员好的应对未来。

学大教育招生对象:
初-高中各阶段普通生、艺术生:基础不扎实希望夯实基础、成绩一般需要强化提升、成绩好需要进步冲刺的各年级学生
开课时间
全年滚动开班,随到随学。常规班、周末班、暑假班、寒假班、考前集训班
班型设置
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班、精品小班辅导班、全日制封闭集训班;
升高中辅导班、同步辅导班、考试专项备考班。
可以参考学大教育一对一收费标准2025的更新版。
小学阶段:300元/课时起;
初中阶段:300元-600元/课时;
高中阶段:600元-800元/课时左右;
季度短期集训:4000-5000元,平均下来大概120-150元/课时;
艺考文化课:300-500元/课时左右。
如何培养对高中政治的兴趣?
政治不是枯燥的教条,而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人生判断与社会规则”。
先从身边事入手:把当天的热点新闻、校园事件或班级自治问题当作小课题,尝试用政治课学到的概念去解释(比如:权利、义务、民主、法治、改革等)。
每天花三分钟写一条“用课堂概念解释现实”的小笔记,或和同学做一次两分钟的迷你讨论。把抽象概念形象化(用比喻、生活例子、图表),把被动听课变成主动思考。
兴趣来自理解与应用,一旦你能把理论用在真实问题上,学习就会有成就感,成绩自然提升。
高中政治成绩逆袭的六个关键方法
方法一:建立“知识树”——把零散知识串成框架
问题:政史政治知识点零碎、记不住。
做法:把全册内容画成知识树:大纲→模块(如宪法、经济、国际、思想政治)→每个模块下列出核心概念、关键案例与常考题型。用一页A4做“一页工单”,进入复习阶段每天先看这页,形成整体意识。
创新点:把每个知识点配上“关键词+证据卡片”(一句话证据、一两个事实),答题时直接调用,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
方法二:课堂“主动听课法”——问题笔记与两分钟回顾
问题:上课听不进或记笔记无重点。
做法:上课用三栏笔记法:左栏记录知识点,中栏写“老师强调/举例”,右栏写“我能提什么问题?”课后用“两分钟回顾法”把本节重要的两点口述出来并写一句应用句(联系现实)。连续7天会形成记忆链条。
创新点:把“我能提什么问题”作为形成思维的起点,训练课后小测或与同学互问,提高课堂产出率。
方法三:证据链训练——构建答题“逻辑三段式”
问题:材料题和主观题论证薄弱、没有说服力。
做法:所有主观题用“结论—理由—例证(结论)”三段结构写作模板:先给观点,再用概念解释,再用事实或案例支撑,回扣题干。训练时把常用事实做成“证据卡”——每张卡片写一个事实、适用题型、一句引用语。
创新点:引入“迁移提示卡”(哪类事实适配哪类论点),训练时随机抽卡模拟真实考试情境,培养匹配能力。
方法四:时事练兵+角色演练(把政治当“辩论与决策”课)
问题:时事脱节,材料题看不出点子。
做法:每周选两条热点,写一段不超过120字的材料分析(列出涉及的概念、立场、影响与对策)。组织小组角色扮演:一个人做“制定者”,一个做“公众”,一个做“”,演练决策与争辩。
创新点:把“决策模拟”加入期中复习,用真实立场磨练解释与施策能力,能显著提高材料题与政策类问答分值。
方法五:真题+错题“进化本”制度化
问题:做题多但效果不明显,错误反复。
做法:真题按模块分期练:先5年真题划分到知识树节点,做题后立即写“错因(知识、审题、表达)”并针对性补短板。错题本不是简单抄答案,而是“错题进化记录”:错、纠正方式、二次复做时间、终掌握程度(用1-5评分)。
创新点:把错题进化本变成“成长档案”,每次复习只看“未达到4分”的条目,节省时间且提升。
方法六:检索练习+写作句库(短时高频)
问题:答题语言贫乏、论证不够规范。
做法:建立“句库”(30句左右),包含常用论证开头、过渡句、结论句、政策建议句等。每天进行5分钟检索训练:给出题干关键词,30秒内写出1句带概念的论证句,1分钟内写出结论与一条证据。
创新点:结合“间隔重复”原则,句库与证据卡结合使用,确保关键句子在头脑中形成立即可调取的语言模板,写作速度和质量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