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期末和暑假,老师身边不少的孩子都已经被父母安排了兴趣班或特长班。
例如数学、编程、钢琴、美术等都有必要让孩子提前去接触、尝试,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兴趣并为之努力,能为孩子未来的道路加分不少。
数学奥赛VS信息学奥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后者?
以现在很多孩子学习的数学为例,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给学生开辟了一条道路,若学生在数学方面有特长,可以凭借数学的获奖证书,赢得参加自主招生考试,降分直通学校的机会。
数学奥赛VS信息学奥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后者?
但以数学竞赛的热门程度来看,要想在全国数百万学习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名次,其难度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为了不给孩子太大的负担,在全民数学的热潮中扼杀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在海码爸爸身边,有不少家长已经调整了孩子考证参赛的主攻方向,瞄准了和数学同等级的国际性赛事——信息学奥赛(简称信奥)。
什么是信奥赛?
数学奥赛VS信息学奥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后者?
信息学奥赛与编程竞赛相差不大。学编程是参加信息学奥赛的基础,信息学奥赛可选择的编程语言包括c、c++、pascal等,它还会涉及到算法设计,和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奥赛按竞赛级别可以分为:省级联赛(NOIP,初赛每年10月,复赛每年11月)、全国决赛(NOI,每年7、8月)和国际竞赛(IOI,每年7、8月)。
按竞赛阶段可以分为:省级联赛(NOIP),全国竞赛(NOI)和国际竞赛(IOI)。省级联赛又可分为小学组、普及组和提高组,面对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