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技能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作用的日益凸显,编程已成为成为欧美的“第二外语”,包括中、美、英、加等世界主要也将编程教育升级为发展战略,编程技能也将是未来社会的必备技能之一.
我国也更是大力普及与推广编程教育,并开展各种含金量高的少儿编程竞赛.作为全国青少儿编程竞赛中含金量较高的信奥赛成为新的热门竞赛,参赛人数逐年增多.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编程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学编程的孩子越来越多,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信奥赛和少儿编程有多大的区别?

针对不同年龄层,学习的少儿编程课程也不同.就目前国内少儿编程教育体制来说 ,较合适青少儿学习的是Scratch、Python、C++(以NOIP信息学奥赛编程竞赛为导向).
而信奥赛对于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多融合能力以及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学奥赛获奖学生去了哪?
信奥赛和少儿编程有多大的区别? 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早期称为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是指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性竞赛活动.
信奥赛担负着选拔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任务,同时也是小升初、中考特招、大学自主招生,以及出国留学背景提升的一项重要申请条件.许多学校都将橄榄枝伸向有计算机编程特长的学生.信奥赛获奖学员可以赢得学校降分或保送待遇.
如果想走编程的这条竞赛路子,那就逃不过信奥赛.从难度和规模排序来说,分为以下4个阶段(从易到难):
1. NOIP,省级考试(现已取消)
全称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每年的10月初赛,11月复赛,通常都是提前2-3年准备.
2. NOI,全国级比赛
NOI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面向中学生的全国性质的编程较别比赛.
3. IOI,中学生比赛
IOI是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面向全世界中学生的一年一度的信息学竞赛,每个较多可选派4名选手参加.
4. ACM,大学生比赛
主要是指ACM-ICPC,即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包括总决赛和各大洲的区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