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新增37个本科专业,科学素养不错的孩子,未来有多吃香?
根据较新公示的本科专业目录显示,2021年高考共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法学等门类。
新增特色专业符合战略发展需求,约1/3为电子信息类和人工智能类。智能采矿、智能交通等专业的增设,显示本科专业的“智能化”升级已成趋势。
人工智能渗透各大专业
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主要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打造一系列比人脑更、聪明的系统,促进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因此,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领域占据先机,就能大幅提升国际间的竞争力。
【智能工程、智能牧业】
本次新增专业中,不论是智能测控、智能工程等工学专业,还是智能牧业、智能影像等农学、医学专业,各大门类都积极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
人工智能渗透各大专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工智能初创行业数量,研究人员数量,应用领域的研发支出和研究质量,都将得到极大发展!
科学素养成核心竞争力
人工智能作为典型的交叉,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且面临的问题千变万化,相关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良好而全面的科学素养。
【《纲要》、清华大学强基计划】
2021年,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计划在“十四五”时期,提高国民的5项科学素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成为重中之重。
2020年,提出“强基”计划,聚焦培养人工智能、芯片、新材料等紧缺的科技人才,高校录取将越来越重视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逻辑方面的能力。
在政策的支持下,白名单赛事新增多个科技类项目,北京自主招生机器人竞赛成主流,深圳试点将编程加入……事实表明,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如何提高科学素养
对于想要涉足人工智能、提高科学素养的青少年来说,机器人教育无疑是较佳的启蒙方式。
机器人教育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创新中发现并掌握数理知识,在探索中理解并应用编程原理。
更重要的是,机器人教育集个性化、实用性、前沿性为一体,有效促进科学常识、逻辑思维、创新创造、人工智能意识等科学素养的提高,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教育的初心】由衷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机器人的科技课堂上收获快乐、持续成长,获得征服未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