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听一般耗时比精听少一些,且重点不在于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结构、语法,而且了解全文的中心主旨,注重关键信息的定位和提取。那么,备考雅思听力,是精听比较好,还是泛听效率高?
与听写结合的精听能帮我们将一篇听力材料掰开揉碎,分析主播的发音特点,获取这段录音传递的所有的信息;还能了解地道的口语用法,同时扩充大量词汇。

但是不足也非常显著:太浪费时间,效率不太高,而且长时间的精听练习形成习惯后在实际考试时可能太执着于听清楚某一句话,当某句话没听清时就慌了,导致注意力的分散,因而错过了后面的关键信息,得不偿失;
泛听花费的时间会比较少,我们可以体会对话者的语气、语调,有助于培养语感,磨耳朵,还可以培养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不足同样显而易见:可能会遗漏一些细微但十分关键的内容;耳朵确实被磨到了,但是常常听完一遍之后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都听到了什么,培养迅速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看起来容易,其实是很见真功夫的。
可以说我一开始自己准备听力的时候,这两种备考策略我都试过,雷也都踩过,也耗费了不少的时间。后来听取了老师的建议、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之后,我个人认为,精听与泛听有机结合,在备考的不同阶段和针对不同的题型时使用不同的听力练习方式,相对于单纯使用其中一种,效率会更高一些。
备考初期是对雅思听力特点比较陌生,同时时间又较为充足的阶段,在这段时间内精听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能帮我们了解雅思的题型、四篇听力的难度系数、考察侧重点等等,还能帮助我们积累更多词汇,熟悉不同口语主播的单词发音特点和交流的习惯等等,可以显著提高我们的听力水平;
与听写结合的反复精听可以帮我们逐渐总结出关键信息出现的“点”在哪,在考试时可以推测出答案出现的时机;雅思听力材料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如否定词,表达不同程度的副词等很重要但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表达,精听则能训练我们抓住这些细微但关键的信息的能力。
泛听比较作为日常听力训练的辅助,贯穿雅思备考的全程,一方面是重新听之前做过的听力测试,同时回忆自己遍听的时候哪里没听明白,为什么出错;另一方面,在听习题集之外的听力材料时可以采取泛听的形式,目的是熟悉他们的口音、语气、语调,学会从他们的话语间推测出说话者虽未直接表达但暗示出来的想法、态度、观点或目的。
有几句话、几个单词听不懂、听过去了没记住没有关系,重点是学会自动识别并加工语言和语法,因此能够集中关注说话者表达的整体内容,抓住材料的大意,捕捉关键信息。
至于不同题型采取不同训练方式,日常对话类的题目可以以泛听为主,因为这类对话的重点是捕捉关键信息,体会语气语调、分析说话者的暗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大家会发现,集中精力逐字逐句扣意思时,我们很有可能忽略说话人的语气、暗示,从而很难推断出他们真实的意图。泛听能让我们更“整体”地听录音,体会说话人的意思。而学术性较强的独白文章,内容理解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则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仔细听,同时我们要注意累积专业词汇,把复杂的长难句的句意理顺,同时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理解这段材料的核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