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赛都考什么,竞赛流程如何
竞赛流程

NOI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NOI)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省级代表队较高水平的大赛,自1984年至今,在包括香港、澳门,已组织了33次竞赛活动。每年经各省选拔产生5名选手(其中一名是女选手),由计算机学会在计算机普及较好的城市组织进行比赛。这一竞赛记个人成绩,同时记团体总分。
NOI期间,举办同步夏令营和NOI网上同步赛,给那些程序设计爱好者和高手提供机会。为增加竞赛的竞争性、对抗性和趣味性以及可视化,NOI组织进行团体对抗赛,团体对抗赛实质上是程序对抗赛,其成绩纳入总分计算。
NOI将从正式选手中选出成绩0名,作为集训队,集训队队员将获得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
NOIP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自1995年至今已举办22次。每年由计算机学会统一组织。 NOIP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特派员组织。统纲、统一试卷。初、高中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联赛。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
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普及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复赛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参加初赛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分数线按所在省市的平均分而定)后才有资格参加复赛。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获得提高组复赛一等奖的选手即可免试由大学直接录取(由2011年起入学的高中参赛学生不再拥有直接录取保送资格)。
夏令营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NOI)夏令营,为NOI比赛的扩大赛。夏令营采取与正赛完全相同的赛制,包括时间、地点、题目与分数线。获奖选手不具备保送资格,但具有计算机学会颁发的成绩证明。在已获得保送资格的前提下(如NOIP联赛一等奖),可参与现场免试录取和高校自主招生保送。多数大学均承认其成绩,与NOI正式选手一视同仁。
冬令营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简称冬令营)自1995年起开始举办。每年在寒假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冬令营共8天,包括授课、讲座、讨论、测试等。参加冬令营的营员分正式营员和非正式营员。获得NOI0名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为正式营员,非正式营员限量自愿报名参加。在冬令营授课的是大学的经验丰富教授及已获得国际学生的指导教师。
冬令营是队的轮选拔,从NOI所选出的集训队的50名中选出5名作为队候选队员。
APIO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赛(Asia Pacific Informatics Olympiad)简称(APIO)2007年创建,该竞赛为区域性的网上准同步赛,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每年一次的国际性赛事,旨在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赛事机会,推动亚太地区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的发展。APIO每年5月举行,由不同的轮流主办。每个参赛团参赛选手上限为100名,其中成绩排在名的选手作为代表该参赛团的正式选手统计成绩。APIO赛区由计算机学会组织参赛,获奖比例将参照IOI。
CTSC
选拔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代表队的竞赛(简称选拔赛,又称信息学奥林匹克赛)。IOI的选手是从冬令营所选拔的15名队候选队队员中选拔出来的,获得名的优胜者代表参加国际竞赛。选拔科目包括:NOI成绩、冬令营成绩、论文和答辩、平时作业、选拔赛成绩、口试。上述项目加权产生较后成绩。
IOI
出国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由计算机学会组织代表队,代表参加国际每年一次的IOI。自19至今已参加19次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IOI创始国之一。IOI2000由主办,CCF承办。出国参赛得到科协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