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开始,我国在NOI(网上同步赛99年开始)、NOIP、冬令营、选拔赛的基础上,组织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OI)竞赛。十几年中选拔75人次参加了IOI,累计获46块、银牌17块,铜牌12块。这些选手不仅在国际大赛中有好的表现,而且在现代的信息上也大展才华。
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强国,参赛选手、领队、教练曾受到、李鹏、李岚清等党和人及科学家的亲切接见和赞扬。根据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统计,迄今为止,选手累计已获得IOI65枚,名列世界,且远超过其他获得的数目(IOI2013)
竞赛规则
为增加NOI竞赛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增加竞赛环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为竞赛的承办单位规范化组织竞赛提供实施标准的指导,特制订本规则。
竞赛环境
场地
全体参赛选手分布在不超过4个相距30米之内的竞赛场地。每位参赛选手拥有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的工作场地和正面面宽不小于0.8M的工作台,独立使用一台配备有规定的操作系统和编程工具的计算机。
竞赛组织者将在竞赛场地为选手提供草稿纸、饮水、以及必要的食品。
设备
选手竞赛用机的配置不低于下列指标:
CPU Intel 赛扬866 或相同及更高指标的其它类型CPU
内存 256MB
硬盘 10GB,其中选手可用空间不小于0.5GB。
网卡 100M
显示器 15”
键盘 标准英文输入键盘
鼠标 标准双键鼠标
选手竞赛用机上配备下列软件系统:
操作系统:NOI Linux,内核版本:2.4
桌面系统:GNOME/KDE;
浏览器:Firefox, Konqueror
编辑工具:mcedit, vim, kate, kwrite, kdevelop, rhide
编译系统: gcc ≥3.2.2, g++ ≥3.2.2, Free Pascal ≥2.0.1
调试工具: gdb, ddd
上述软件都配有英文说明文档。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的具体版本以及对各种编程语言的使用限制见附件1。对该附件的修改在每次竞赛至少5个月前公布。
竞赛内容
NOI竞赛的题目以考查选手对算法和编程能力的掌握为主。题目类型有以下三种:
非交互式程序题
非交互式程序题要求选手提交答案程序的源文件。该程序从一个正文文件中读入数据,并向指定的输出文件中写入计算结果。非交互式程序题的题面包括下列内容:
求解问题的描述
输入文件名和输出文件名(可以是标准输入/输出)
输入数据格式、输出数据格式、以及输入数据范围
对程序使用计算资源的限制,以及其它可能的限制
交互式程序题
交互式程序题要求选手提交答案程序的源文件。该程序通过调用所提供的库函数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交互式程序题的题面包括下列内容:
求解问题的描述
库函数的功能、函数原型、以及获取和链接方式
输入数据格式、输出数据格式、以及输入数据范围
对程序使用计算资源的限制,以及其它可能的限制
答案提交题
答案提交题不要求选手提交程序的源文件。选手需要按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输入数据文件生成一组输出数据文件。该组数据文件既可以是由选手的程序输出的,也可以是由选手手工构造的。当选手使用自行设计的程序生成题目答案时,其所使用的程序不应提交。答案提交题的题面包括下列内容:
求解问题的描述
输入数据格式、输出数据格式
输入数据文件的获取方法
对于交互式程序题和非交互式程序题,对选手程序使用内存大小的限制包括运行代码、程序运行时所需的栈和堆在内的所有工作内存的总和。当题面中没有给出对使用内存 的限制时,以选手用机的实际使用限制为准。对选手程序运行时间的限制一般均大于标准答案程序所需较长运行时间的50%以上,以避免测试中的超时判断误差。
竞赛前的练习和标准化笔试题
选手在正式竞赛前应有不少于2个小时的练习时间,以熟悉竞赛场地、设备和软件环境、以及答案提交方式。竞赛前的练习应安排在场竞赛的前。在赛前练习结束后,应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进行标准化笔试题的测试。标准化笔试题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题目涉及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和编程的基本知识、NOI竞赛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编程工具等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竞赛规则。标准化笔试题的成绩计入选手竞赛的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