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信息奥赛(NOIP)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自1995年至2018年已举办24次。每年由计算机学会统一组织。

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称奥赛,是批准认可的老牌传统竞赛项目,较高荣誉是代表队参加国际比赛,获取国际奥林匹克。简单的说,大气上档次。
联赛介绍: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和高中阶段的学生。2019年NOIP更名为CSP,并且对开放。2020年初有消息称比赛名字还会改回NOIP。获得的奖项从低到高为普及组一二三等奖、提高组一二三等奖、冬令营、队、国际奥赛金银铜牌。
比赛红利:
(1):保送、加分、自主招生、降档录取等,每年政策不一样,具体看每年招生办政策。
(2)国外:在申请国外大学、高中的时候对该项加分认可度极高。国外高校特别看重学生的经历中组织或者参加了哪些项目,类似一些公益活动,一些调查研究,一些个人演唱会之类。学编程比较容易创新,容易出作品,容易出项目,专注于孩子出国的家长都懂。
(3)通过参加NOIP,给孩子一个长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契机,从基础开始,花两三年左右的时间构建一个比较完备的计算机知识体系。
适合对象:思维灵活,动手能力强,对编程有兴趣,希望获奖的孩子。其中兴趣和获奖的动机,常常是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
数学的影响:信息学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基础就行,毕竟这不是数学竞赛。相对来说数学竞赛太难了,过于抽象,小孩比较吃力。我的感受是,编程这件事情是自己动手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趣味性很浓,大部分小孩都比较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