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高考的感觉和平时做练习或者模考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很多同学经常很困扰平时积累的考试习惯适不适用于高考呢?比如说理综答题时间如何分配呢,答题顺序如何安排等问题。
那么,今天就来揭秘考理综时答题顺序怎么安排才能有利于成绩的提高呢?

一般我们常见的答卷顺序有:按顺序答卷、按答卷、按先易后难跳跃答卷、按板块答卷四种方式。经过几年的统计表明:一般成绩比较好、无明显偏科的同学按顺序答卷的较多,偏科比较严重的同学按答卷的较多。
到底哪种答卷顺序更合理呢?下面逐一分析一下这几类答卷方式的利弊。
(1)按顺序答卷的利弊:
高考试题的编排原则是由易到难,以减少思维转换过程。一般来说按试题的编排顺序来做是比较合适的。
但选择题中必然会出现一两道题,物理计算的第三题一般也是题。化学和生物也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题。
这就是说,你会在不同的地方遭遇难题。而在一道难题上过于纠缠,不仅会耽误你答题时间,还会影响后面的考试情绪。
解决这一弊端的方法:
建议遇到两分钟想不出解题思绪的题目果断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题和中档题上,以便节约时间,等有时间再回头来攻克难题,高考不像平时的考试,一分一秒都很关键。
(2)按科目答卷的利弊:
对三科水平差异较大的同学来说,做题时可先做优势科目,这样做既可先拿到较踏实的分数,增强自信心,又可为非优势科目留有充分的时间,这种答卷方式思维转化较少。
但有两个弊端:
一是优势科目里面有弱项,弱势科目里面有强项。优势科目里有难题,弱势科目里有容易题。这种做法的同学往往恨不得把优势科目拿。这就导致优势科目中的难题弃之不舍,食之无味,过多纠缠会使原本弱势的科目发挥更差。
二是容易过于自信和心急,赶着做题,导致审题错误或计算失误。这也是较可惜、较容易犯的失误。
所以我们同学们要做的是,会做的题要认真地的去做,不会做的题要放胆子去做。尤其是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切忌不要太心急,先看一看有没有“陷阱”。
(3)按先易后难、跳跃答卷的利弊:
这种答卷方式看似很合理,但有三个致命的弱点很难克服。
一是往复跳跃导致思维转换过于频繁,大脑很快处于疲惫。
二是读题筛选过程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三是容易打击自信,导致原本会做的题目,因为缺乏深入思考而频频放弃,一看自己放弃的题目太多,又产生出深深地恐慌情绪,从而导致思维僵化,发挥失常。
建议这种方式配合另外三种方式使用,即按先后顺序跳跃、按顺序跳跃、按板块顺序跳跃。找到一种较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模考中反复练习后予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