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技巧,也有一些同学在后台咨询小编的,小编觉得一些小的细节问题还是值得拿出来分享一下。
1、不要依赖自己对过去做过题目的模糊记忆,理科考试较重要的就是推理和演绎的能力,如果你之前记得做某个题时因为A推出了B就直接拿来套用在新的题目上,那十有八九都是错的,尤其是如果之前那个推论就不是你自己的出来的,而是一知半解地从老师那里听来的题型。任何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导致结果的截然不同。

2、演绎物理过程是较重要的基本功,一定要在心里形成清晰的物理图像,题目中出现的实体要让他们在脑子里(或者稿纸上)动起来,中间的每一个运动节点,状态的转化,转化的成因,这些都要做到心知肚明,才能准确地解出题目。
3、增加高考理综选择题。选择题是理综成败的关键,要想,尽量要增加生物、化学全对,物理一般有,会难一些,三科总共能控制错在1个半以内就ok啦,不用强求全对。
如何达到这个程度?
1、训练熟练度
分为基础知识的熟练度、解题的熟练度、时间把控的熟练度。
基础知识:生物、化学靠背,物理靠刷题、总结。
解题:先审清题,再看是新题还是老题,老题就秒掉(熟练是前提),新题要先分析它想考什么,结合答案分析思路,一般会ok的。
时间把握:一般40-45分钟,老师建议50-60分钟。平时一定要训练,看着表,调整节奏,有难题要敢于舍弃,纠结的地方敢于猜想,一般将物理分配较多的时间。
2、培养技巧性,选择题当然有轻便的技巧。
技巧一:互斥排除法。适用于单选,如果两个选项表达的意思一样,都排除。
技巧二:特殊值法。特殊值有哪些?正负无穷大,正负无穷小,题中的特殊情况,0等。还要会大胆假设,题上说一定高度的木板(一定距离的两点电荷),可以假设这个木板无限高(距离无限大),题上说两种物质反应一定剧烈,可以假设其浓度无限小来推翻。
技巧三:神一样的二级结论:平时多总结二级结论,考试浪得飞起(但要注意适用范围)。
(总结二级结论:串反并同,平抛中的二比一,斜面滑下小球摩擦力做功与平面等效,电磁场粒子偏转的堆二级公式,磁通量除以电阻得电荷量,中间挂物体的绳子两端上下平移拉力不变,那个以R为半径随意偏转进入圆形磁场结果垂直射出的粒子,万有引力堆二级公式)
3、验算,很多人可能误解了,认为验算就是再做一遍题,显然在一次考试之内你的思维是有惯性的,之前时间充裕认真做题都考虑错的地方,验算时,时间紧迫,几乎会犯同样的错误。验算一定要走和次计算不同的计算路径,尽量绕开题目中复杂的逻辑过程,找一些简单的恒等量估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