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学的赛事上,有信息学奥赛、信息学竞赛,还有NOIP,每年的竞争都很大,参赛的人数也是的多的,但是在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NOIP我们都知道是省级联赛,也就是说学生只有获得了省级联赛的参赛名次,才会有机会进入的比赛,因此这三者的关系是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这样一来,小伙伴们也就会知道那个含金量更大了。详情请阅读下文。
信息学奥赛、信息学竞赛和NOIP那个含金量更高?三者有什么区别?
一、信息学竞赛
信息学竞赛包含了信息学名目的比赛,比如信息学奥赛、蓝桥杯、各省市的信息学竞赛等。
二、信息学奥赛
信息学奥赛是中奥赛之一(另四科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1.省级联赛(也称联赛、NOIP)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初赛在每年的10月,复赛在每年的11月。省级联赛分为两个等第:普及组和增强组。普及组针对生(多数省份也允许参加),增强组主要针对高中生(允许水平高的生参加)。增强组成绩一般是高中、大学在招生时比较看重的成绩。
2.省队选拔(也称省选)
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举办。省队名单结合NOIP成绩、省队选拔(一轮或两轮)成绩而定,弱省则以noip成绩而定(新疆、内蒙)。省队成员5-16人左右(根据各省实力而定)参加决赛,同时各省有C、D类选手,可参加NOI邀请赛,D类需经计算机学会审批才可获得。
3.决赛(也称国赛、NOI)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NOI)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省级代表队较高水平的大赛。每年7月举办。国赛的选手都是前述的各省省队成员,国赛的赛制和NOIP增强组复赛相似,也是2天,每天3题5小时,但其难度比起联赛要大得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4.冬令营(也称CCF冬令营、WC)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Winter Camp,简称WC)一般在1月或者2月举行。是集训队50进15(预备队)的一场比赛,各省选手也可以作为非正式选手参加。
5.队选拔赛暨赛(也称赛、CTSC)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队选拔赛(China Team Selection Competition,简称CTSC)一般在每年的4月到5月举办。是集训队15进4(队)的比赛,难度很大,各省选手也可以作为非正式选手参加。
6.亚太竞赛(也称亚太赛、APIO)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赛(Asia Pacific Informatics Olympiad,简称APIO)一般在每年的4月到5月举办。该比赛参加门槛较低,由各教练分享参加,其难度也较低,采用的是ACM赛制(比赛途中就可以马上得知自己的得分)。
7.国际竞赛(也称国际赛、IOI)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一般在每年的夏季举办。每个派出四名队选手参赛,采用的也是ACM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