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程童美乐高机器人编程课主要使用教具有乐高大颗粒、EV3和WEDO,基于丹麦乐高公司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研发的课程体系,借助5C教学方法、三师课堂优势、小组作业、安全环保的教具、趣味的比赛形式,使孩子们发挥出天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团队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帮助他们从容应对21世纪所带来的新挑战。
乐高积木可以在家玩,也可以去上乐高课。两者的区别在哪呢?
从孩子玩的角度来说
自己购买乐高玩具,孩子在家玩,很多时候是随机的、凭兴趣的。而在君蘭教育学的优势是:课程是乐高教育研发部门和麻省理工大学、剑桥等学校的科学家及教育心理学家合作开发的,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制定的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兴趣来编制的。
比如:3岁的小孩是针对自我认知和社区的了解,而4至6岁小孩是针对科技、太空等外界的了解;7至8岁是科学与技术系列;9岁以上是头脑风暴机器人。
乐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兴趣来编制课程,分为学前和学龄两个阶段,学习的内容不同,且体系是呈阶梯上升的。
a.学前儿童:完整儿童的教育发展观
学前是孩子一生中语言、智力、思维、和想象等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孩子形成个性的关键时期,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较重要的就是要提供给他们丰富、适宜的智力玩具,启迪和满足他们的未知欲。
所以这一时期乐高教育是“完整儿童的教育发展观”,即是全面培养儿童,让儿童在乐高建构的过程中,对其知识、智力、情感、肢体、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为其终身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b.学龄儿童:引入多知识和社会活动
学龄儿童也就是7岁到12岁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较抽象的知识,能够有简单的逻辑推理、独立的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能力,所以乐高教育在7岁之后的课程上多增加了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比如机械、结构、工程、机器人编程等方面的;在能力培养上增加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逻辑运算、策划安排活动、参加大型的机器人比赛等方面的社会活动。
学龄儿童的课程,主要是根据美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课标来设计内容和难度的,有动力机械、绿色能源、还有气动力的课程,然后再到机器人课程,这些课程循序渐进地把科学知识教给孩子,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科学的不怕失败的试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