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内容:是关于背诵。北京卷2007年3月19号把三十三篇提升到四十篇,在四十篇当中,去年考的摸底儿和高考之中加起来,特别侧重了《邹忌讽齐王纳柬》、刘禹锡的诗、以及长亭送别,北雁南飞等,其它的还未有所涉及。所以请同学们不要遗忘三十三篇之外的那七篇。我们提前得到的消息是:今年北京的海淀一模以八空七分的形式考这道题,在实际考试中是以九空八分的形式考这道题。所以,同学们应该有准备对这块下功夫的决心,如果你的同桌只写对了二三分,如果这道题未来以九至十分来拓展这道题,那你同时就比他多七八分,这七八分也就挽救了一个作文的一个半等级,也就挽救了一个现代文阅读水平高超的同学与水平一般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所以这几分不容忽视。正像答题卡一样,答题卡五道题再加上古代阅读的五道题,一共三十分,这三十分大家较低也得得二十四分,过低将会影响你整体的语文成绩。
标点符号的使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所以标点符号一般不做为高考项目来审查。正确使用常用的修辞手法这块自2002年北京高考建卷以来从来没考过,但是在古代诗词鉴赏中它是一直在考。对这块考试考的不是对它概念上的判断,也不是对它概念使用上的判断,而是通过古人对它使用上的好处来分析的,请大家注意。
古代诗文阅读包括古文诗歌鉴赏和一卷中的文言文大阅读、二卷中的文言文小阅读。现在我们看,今年的文言文阅读,请大家找一下后面的《淮南子人间训》,然后再找去年的一模节选的《晏子春秋》外篇,再看去年高考节选的是《淮南子泰族训》。从中我们发现,《晏子春秋》和《吕氏春秋》经历了2005、2006、2007三年考试,《吕氏春秋》主要经历了05、06年,《晏子春秋》主要经历了06、07年。这说明,在这三年之中,北京考试院与考试院考卷上有些差别,考试院的素材重点从《史记》至《明史》的古代官修正史,而北京卷在选取文段的时候,就稍显容易些,如果说侧重在传记,则体现在《吕氏春秋》、《晏子春秋》、选取先秦诸子百家的杂家著作上,;另外重史而不重文,北京考试和的考试是一样的。从2007至2008至少从07年的高考到08年的一模,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趋势:侧重了《淮南子》。

这几年的考试倾向说明了古代诗文阅读和作文一样正在进行悄然的变化。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同样影响到当代的高考,在新的历史时期挖掘的传统文化,力图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乳养,给当代的道德缺失回归一个精神家园,这既是一个明的也是一个暗的政治任务。可以说,的语文考试从科举制度开始至今,一直都是政治的传声筒。大家必须明确这一点:语文就是政治的折射。所以我们总结出:明白当代的语文形势,也就明白了当代社会的政治形势,反过来也一样。所以请大家找一找《淮南子》这本书,多看一看它。另外像《世说新语》、《容斋随笔》《曾文正公家书》这几本书也请大家注意,都很容易成为北京卷的命题素材。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卷的素材选取方向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重文与重史、重记叙与议论兼故,把课本重新过一遍,过一遍的较好方法不是让你看课文,而是看文言实词一百二十例、虚词十八个。这里面,实词和虚词为重。考点:已,知,其,而。用法:意味词性。命题方式:1,缺主语2,缺宾语3,缺谓语。在传记文字技巧上:注重取舍,正确判断。举例:慈喜太后的名字。请注重人物的活动时间和行为。例:白居易的一生。重点:实词与现代汉语解释有出入。举例:柳宗元的‘科政猛如虎,里的“信”的意思是果真如此。技巧:1,对人物评价不公正,不客观,思想情绪偏激的。举例:《李鸿之传》汉臣,平定叛乱。缺点:贪污,杀人如麻。2,张冠李戴:举例:文章中人物多,易形成错乱。时间较好控制在12到15分钟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