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雅恩健康是一家从事儿童言语沟通能力训练、家庭养育指导的专业机构。为语言障碍儿童、发育迟缓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个性化的行为心理方向的训练干预,包括口肌训练、发音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社交与情绪管理等。
什么叫语言发展迟缓?
6岁以前的儿童,说话发音、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
语言发展迟缓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
1.特定言语构音障碍
发音困难,讲话时发音错误,以致别人很难听懂。说话时的语音省略,歪曲或代替的严重程度,已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但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正常。
2.表达性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2岁不会说单词,3岁不能讲两个单词的短句,稍大后仍有词汇量少,讲话过短,句法错误等;但语言理解能力正常。
3.感受性语言障碍
语言理解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1岁时对熟悉的名称无反应,2岁仍不能听从日常简单的口令,以后又出现不能理解语法结构、不了解别人的语调、手势等意义;伴有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的异常。

我的孩子语言发展迟缓应该怎么办?
19个月~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5岁以下是进行语言矫治的较佳年龄。语言发展是否适时,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能力,进入幼儿园和以后,也会因此而影响孩子的自信心。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落后于同龄人,就要及早引起重视,寻求医学评估,并通过专业机构进行训练。
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有哪些?
智力障碍、发育迟缓; 听力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 缺乏语言环境刺激; 唐氏综合症; 儿童期言语失用症; 脑瘫
课程对象:
2-6岁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
训练频次与周期:
一般要求每周至少训练3次以上,20次为一个周期。以3个周期为起点,整个语言训练过程需要1-2年时间。
雅恩语言发展老师通过地板时光(D.I.R)、人际游戏、假扮游戏 (pretend play)、绘本学习的的方式,成为孩子的主动玩伴,把孩子的活动转变为二人的互动活动,让孩子享受与人互动,建立紧密关系,逐渐发展孩子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继而探索和理解现实生活,学会在不同情境中使用语言,在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之后,引导孩子阅读、创编,激发孩子思考和表达。
课程效果:
激发孩子早期语言发展和主动沟通,能够参照沟通伙伴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反应,进行一定的模仿学习。儿童能够口齿清晰,语句流畅地完整叙述事件或故事情节,理解逻辑关系,表达自我感受。
语言障碍的表现症状及训练方法
根据外的各种研究,语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较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自闭症患儿较早的患病表现之一。有研究认为,正是由于语言障碍,从而导致了自闭症患儿的社交能力受到了明显限制,进入了孤独的自我世界。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语言障碍的特点与简单的康复方法。
01
早期自闭症儿童“危险信号”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出现之前,都会有一些危险的警告信号,需要家长进一步与正常的儿童语言发展阶段对比,多多关注就可以发现并且及时给予诊断、评估以及进行早期语言康复。
儿童年龄
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现象
1-5个月
儿童表现过于安静,很乖,不怎么惹麻烦
6-8个月
有咕咕之声,无呀呀学语
没有注意周围,对他人的语声、笑声、面部表情毫无反应
7-11个月
对呼唤自己名字毫无反应,对言语指令无反应
不能识别他人的手势、语调、词语等
12-18个月
没有说出简单单词的词汇,对别人的语言(打招呼)毫无反应,不理睬别人说话。没有参照与给予行为
19-24个月
有时出现模仿语言但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
24-36个月
“目中无人”,不合作,
对其他小朋友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存在与消失并不在乎。
对突然声音表达忐忑不安或者恐惧
3岁以后
仍不主动说话或者有重复性语言,不会维持话题
没有语言理解能力、没有语言表达能力
无恰当的身体语言,如摇头、点头、摇晃
青春期
无社交,重复性语言,无法理解社会规则与习俗
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者社交技能倒退
表1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不同阶段的表现
02
语言障碍的内容
1.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从大脑到肌肉本身的病变都可引起言语症状。
构音障碍主要发现在儿童成长发育的早期,存在两种情况,分别为婴幼儿不准确的“奶声奶气”发音与构音障碍,其中前者会随着儿童成长,这种“奶声奶气”逐渐变成正常,而后者会一直会发出大人听不懂的话语。
因此,大多数父母在早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孩子的言语发育过程,从此确定孩子是否存在构音障碍,这也是自闭症早期的重要危险信号。
2.表达性言语障碍
言语是表达事物的符号,表达性言语障碍是把事物转化为言语过程中出现了障碍。
对自闭症儿童来说,表达性障碍表现会更突出:他们根本上无法去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绪,或不会通过语言与非语言行为主动去表达自己。大部分自闭症儿童会自己去拿想要的东西或拉着大人的手去指想要的东西,或通过大喊尖叫去表达自己的相关需求。
有的时候,他们表现出自我刺激的使用言语、自我中心语言,如:尖叫、大喊、哼哼、毫无意义的奇怪声音或怪腔怪调、自言自语,仿佛是自我进行游戏等各种别人听不懂或者不能理解的言语,也有一部分患儿在经过悉心教导之后,能够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3.理解性语言障碍
理解性言语障碍,是听不懂他人在说什么,因为“听不懂”,从而反过来他们也进一步不会表达自己的意图,所以理解性语言障碍更多的也会表现为理解表达混合性障碍。
一般的理解性语言障碍类患儿群体都存在更广泛的大脑发育损害,对非言语的交流理解能力也存在损伤,其中:
较轻的患儿会对复杂的理解较慢,对幽默相声常常“一时反应不过来”;
较重的患儿则会对简单的词语句子都会存在理解缓慢;
更严重者的表现则接近于自闭症症状,包括:社交障碍、刻板言行、不肯改变某种固定程式以及对挫折的忍受力很低等。
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对别人的言语无反应,对呼唤没有反应,对别人的讲话或者话题无反应是自闭症患儿常见的症状。
03
自闭症语言障碍康复原则
自闭症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是专业性,不同的儿童,方式方法千差万别,但总体的原则和步骤方向上有着以下共性:
1
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的原则要求
对于自闭症患儿的语言康复首先要求教导者拥有耐心宽容、结合多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多人教导、实物与语言相结合教导、在日常生活中练习、结构化教导、循序渐进教导的原则。
2
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步骤
总体来说,在教导自闭症患儿语言康复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步骤一:定下合适的康复目标
根据每个不同儿童的语音特征、根据不同的语言现有水平以及不同的语言评估结果定下不同的康复目标。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康复目标不要过高,要针对每个阶段、每个具体能来定下训练目标,如针对只会重复别人,没有主动自发性话语的儿童,可以定下眼前的目标是:利用重复训练命名、提要求技能。
步骤二:找出语言康复的入手点
教导者根据对儿童语言障碍的了解,加上语言评估的结果,对每个不同的儿童“因材施教”,根据患儿不同的兴趣或者现有的语言水平,设置出不同的语言干预入手点。例如,儿童喜欢重复叙说天气预报或者广告语,那么教导者应该从这一兴趣着手,开始进行干预语言的其他技能。
步骤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在及时找到患儿语言康复的入手点以后,教导者要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活动,用具体的人、具体的物品来教导自闭儿发展出抽象的语言概念,应用生活用语的方向有助于日后发展患儿的社交互动能力。在具体康复过程中,获得孩子注意力后,发指令需要清晰、简单、易懂。
步骤四:辅助提示与撤退提示
在教导过程中,教导者首先要对相应的教导目标进行辅助提示,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中的提示辅助一般包括身体提示、手势提示、常规言语提示、言语示范提示、选择提示、填空提示以及提问提示。语言康复过程中,教导者需要慢慢地撤退辅助,以帮助自闭症患儿尽快自主的掌握相应技能。
步骤五:多样化技能训练
由于自闭症儿童动作行为与语言比较刻板、记忆较机械,经常着迷于一种行为或物品。所以在康复过程中,教导者为了避免出现以上情况,需要运用丰富多样化的语言知识的习得。如,教儿童打招呼,应该引导他们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去打招呼。教儿童“花”的概念,需要慎重渐进,慢慢让患儿掌握牡丹花、茉莉花、彼岸花等都属于“花”的概念。
步骤六:及时给予奖励
一旦儿童做出正确的回应的时候,教导者要及时给予奖励,增加奖励是儿童较想要得到的强化物。强化物可以是语言的鼓励,也可以是儿童喜欢的物品、食物、玩具等。
步骤七:生活是较大的课堂
语言康复过程中所有技能的训练较终是用于社会交际互动的。干预的较终结果,就是能够使儿童能够在交流中,能够正确的使用语言和非语音动作行为。所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患儿语言康复逐渐好转之时,教导者就需要多选择自然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语言康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