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思注意力训练引进的脑电生物反馈技术,结合沙盘训练、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习题巩固、行为约束等训练内容,训练结果广受家长好评。
有些孩子看上去很聪明,思维也很活跃,甚至做难题也不在话下,可唯写作业,就一副心烦意乱的样子,磨磨蹭蹭、边写边玩,不能集中精力,后家长只好陪着他连哄带骗地完成作业。
其实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忽略,那就是为什么孩子出现精力不集中或厌烦情绪总与书写任务有关呢?仅仅用小孩子集中注意的时间比成人要短些来解释是不够的。我们成人也都有类似的体会:如果让我们去从事—件难以胜任或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我们同样很难集中注意力,因为没有兴趣的工作是极易令人疲劳的。
那么对孩子来说,写作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视知觉和动作协调配合的能力,所有的作业材料都必须通过视觉来做文字的处理,这是材料输人的过程;同时还要有手的动作,这是输出的过程。输入和输出过程总是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也没有哪一样可以单独起作用。孩子的大脑功能发育是有过程的,同时还存在着个性差异,如果孩子视动统合能力落后于自己的实际年龄,视分辨能力、视觉广度以及精细肌肉动作的落后,不足以应付大量的抄写任务,那么做功课就会变成一件让人感到非常厌烦的差事,再加上小孩子本身在自我克制方面就比成人要差很多,往往是凭兴趣的,所以一旦做作业时有点别的刺激,就会出现左顾右盼、拖拖拉拉的情况,因为对孩子来说,玩东西比看一大堆视觉材料或从事抄写和反复的计算工作要容易得多,也轻松得多。
注意力不集中在不同年段的表现
幼儿园:
①大人说话时好像没有在听;②任性;③不愿上幼儿园;④胆小;⑤多动。
一、二年级:
①上课坐不住;②爱做小动作;③做作业边做边玩,但学习成绩还行。
三、四年级:
这是家长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成绩下降多的年龄段,那些在早期仅发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这个阶段则开始出现:①学习心不在焉;②上课纪律差;③作业拖沓;④成绩落后。
五、六年级:
①学习开始跟不上;②学习效率低;③不爱写作业,或作业质量很差;④出现厌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