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思注意力训练引进的脑电生物反馈技术,结合沙盘训练、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习题巩固、行为约束等训练内容,训练结果广受家长好评。
注意力不集中在不同年段的表现
幼儿园:
①大人说话时好像没有在听;②任性;③不愿上幼儿园;④胆小;⑤多动。
一、二年级:
①上课坐不住;②爱做小动作;③做作业边做边玩,但学习成绩还行。
三、四年级:
这是家长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成绩下降多的年龄段,那些在早期仅发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这个阶段则开始出现:①学习心不在焉;②上课纪律差;③作业拖沓;④成绩落后。
五、六年级:
①学习开始跟不上;②学习效率低;③不爱写作业,或作业质量很差;④出现厌学情绪。
林林是一个聪明活泼的三年级女孩,但就是上课听讲的效果非常不好。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林林的眼睛不是黯然无神,就是盯着窗外或者周围其他的同学,要不就是手里不停地摆弄着铅笔、尺子、书包带等物品。若是教室外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了什么声音,林林一定是全班个被吸引过去的。她回答问题时,常常是“一问三不知”。不用说,她的考试成绩在班里只能排个中下等。如此不良的听课状况,一旦孩子升入高年级,功课肯定跟不上。为此老师私下找来了林林的母亲。果然,她母亲也说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时候,总是磨磨蹭蹭,边做边列,不是要喝水,就是要上厕所,还经常发愣,一个小时的作业量,她总要用两到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且正确率也不高。林林的母亲以此非常发愁。
林林的问题是典型的做事注意力不集中,这恐怕是令父母头疼的孩子学习问题之一。关注孩子的注意力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叫注意。简单地说,注意就是孩子的整个心理活动持续集中的在某个事物上,而这个过程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干扰的能力。这里面包括两层意思:,孩子的心理活动选择在某一个方向(对象)上;第二,心理活动集中在这个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且在此期间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孩子的心理活动在某一事物上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病理性的先天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习惯和环境所造成。本文主要和父母讨论一下孩子在非病理的情况下,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和对策。其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专注做事的习惯,是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