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思注意力训练引进的脑电生物反馈技术,结合沙盘训练、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习题巩固、行为约束等训练内容,训练结果广受家长好评。
注意力不集中在不同年段的表现
幼儿园:
①大人说话时好像没有在听;②任性;③不愿上幼儿园;④胆小;⑤多动。
一、二年级:
①上课坐不住;②爱做小动作;③做作业边做边玩,但学习成绩还行。
三、四年级:
这是家长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成绩下降多的年龄段,那些在早期仅发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这个阶段则开始出现:①学习心不在焉;②上课纪律差;③作业拖沓;④成绩落后。
五、六年级:
①学习开始跟不上;②学习效率低;③不爱写作业,或作业质量很差;④出现厌学情绪。
之所以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专注做事的习惯。这类孩子的特点是:
1、当孩子面对他不感兴趣、不明白或者认为太容易的事情时,往往表现为自我监控能力弱,易走神;
2、注意指向分散,意识紧张度不足,易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吸引;
3、思维容易分散,注意稳定性低,做事做不下去,三心二意;
4、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如看电视、做手工、玩电脑游戏、观察小动物等)往往能够做到注意力十分集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
如果发现孩子具备以上几种特点,这就说明您的孩子没有养成专注做事的好习惯。这很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不良或父母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习惯造成的。比如明明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她的书桌上总是堆着几件小玩具和果汁、点心之类的东西。明明的母亲也习惯于在看着孩子写作业的同时,打电话和同事聊天。明明的学习环境中有太多的容易分散她注意力的事物,使她无法集中精力做事。当母亲发现孩子作事磨蹭、拖拉时,只是不停地唠叨、催促和训斥,使孩子更加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像林林这样的孩子,当做一件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的注意力是十分集中的,所以,要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首先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入手。具体做法是: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孩子在不同时期,其注意力一次笥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按照学龄阶段划分,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级的孩子,可坚持到30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40分钟以上。对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孩子,老师会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唱唱歌、做做操,使他们的大脑疲劳度得到缓解,以便在下而后时间里集中精力学习。到了中年级,孩子坚持的时间虽然稍长一些,但是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讲课讲到重点时,语速由快到慢一点,语调由低到高一些,或者把板书的重点用彩色粉笔圈一下,让声音的变化刺激孩子的耳朵,颜色刺激孩子的眼睛,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老师发现有的孩子走神了,会用眼神沟通一下,或者提醒一下孩子:“某某同学做好准备,要回答我的问题了!”既把他的思维拉回来,又不损害他的自尊。